“你們下一步打算怎麼處理?”
古樹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12月22日下午1點,我們公安局有一場名為‘物證科學與刑事偵查’的專題講座,不知你是否有興趣來旁聽?”
“免了吧,我一聽那些專家紙上談兵就犯困。”
“這次可不一樣,我們局從美國專門請來了一位物證鑒識大師。”
“那又能怎樣?”
“你聽說過美國偵探大師喬治·威爾斯先生這個人嗎?”
關於喬治·威爾斯,有很多他的精彩破案範例在林栗腦海裏深藏著,比如,以“微物證據”偵破沒有屍體的“碎木機殺妻案”;用兩塊白色手帕使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外甥威廉·肯尼迪擺脫牢獄之災;在有著“世紀大審判”之稱的“辛普森殺害前妻及男友”的案件中,找出證據的薄弱之處使陪審團對其做出無罪的宣判。
“可是,他的破案故事我反反複複看了很多遍,光聽講座不帶勁。”
“你不是很關心那具屍體上的黑色印跡嗎?我們公安局想借此機會請威爾斯先生為這個案子指點迷津。”
“如果允許的話,”林栗不以為意地說道,“我樂意去碰碰運氣。”
“這是一次公開的辦案。雖然你不是我們公安係統的法醫,不過,我會說服領導,把你列為我們局邀請的旁聽嘉賓。”
2
旁聽?林栗感到很失望。不過,細細一想,要不是古樹青願意幫忙,像他這種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法醫,恐怕連聆聽著名大師親自析案的資格也沒有。
屍體上的黑色印跡令他想起上QQ時加的一個網友,因為她的網名就叫做X。他的QQ好友屈指可數,所以,他對這個網友記憶深刻。一個月前,這位陌生的網友不知怎麼找到了他,向他發來“加為好友”的信息。可能是這種奇怪的網名吸引了他,他破天荒地接受了這個請求。要知道,在這之前,他拒絕了無數個這樣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