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準備節目(1 / 2)

新的一周開始了。

這也是2000年的最後一周,下周一就進入新的一年了。

各個班級也開始籌備各自的元旦聯歡會,無非就是拿出班費買一些花生瓜子小零食,在教室裏麵熱鬧一下,有才藝的給大家展示一下,再舉行一下抽獎活動,送出一些小禮品,讓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基本的流程都是大同小異,關鍵看哪個班級更有新意,讓同學們能吃好喝好玩好,增進同學之間的關係。

高一年級下學期文理分班,很多同學不會再在一個班級上課,他們這個集體也將要解散,這次聯歡會也更有意義。

星期一下午的班會上專門討論這個問題,班主任劉婭開場說了幾句就回辦公室了,讓他們自己討論,她完全不幹涉,到時候也隻當一個臨時看客,這也不是不負責,老師在大家都會放不開,她走了大家才能暢所欲言。

全班五十多人嘰嘰喳喳的討論的半節課,形成幾個共識,班費要花幹淨,獎品每個人都要有,抽獎憑運氣,每個人都要表演節目,可以單人,也可以幾個人合作,到時候抽簽表演,最後大家推選出最好的節目發特別獎品。

初中的聯歡會曾凡都是純粹的看客,那時候的班費也不像現在這麼多,還必須人人出節目,他也發愁要表演什麼,背課文顯然有點拿不出手了,軍訓的時候大家都剛認識,不好意思鬧,現在半年下來,多少都有了解,這樣糊弄他自己都感覺不好意思。

唱歌不擅長,跳舞不會,曾凡感覺表演節目比讓他寫程序難多了。

看來人必須要有點才藝,不然碰到這種時候就太難過了。

放學後參加計算機社團活動的時候,輔導老師任強聽了他的煩惱笑道:這有什麼可發愁的,你等著,我送你一樣東西,保你在聯歡會上出彩!

離開了幾分鍾拿來了一根竹笛和一本入門教程,告訴他照著練習,三天就能學會一個曲子,足夠表演了。

入門教程並不厚,隻有一百多頁的一本書,曾凡翻了幾分鍾就看完了,感覺確實挺簡單,就是不知道學起來怎麼樣?

在機房裏練習不合適,於是他和薛燕打過招呼提前離開了,獨自背著書包離開學校,在蘆各莊外麵的水渠邊上找了個地方坐下,開始練習吹笛子。

笛子可以說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了,最早出土的文物來自九千年前,飛鳥脛骨製成的骨笛,據記載黃帝時期黃河流域盛產竹子,那時就已經有了竹笛。

各種古籍記載中都有笛子的記錄,是重要的宮廷演奏樂器之一,多個漢墓都出土過笛子,形製和現代已經非常接近。

到了唐代,多民族交流增加,各種樂器演奏盛行,笛子有了更大發展,區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笛子上麵開始有了專門的膜孔,貼上一層蘆葦膜,音色更加婉轉悠揚,這時候的笛子和現代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

任強送他的笛子沒有那麼講究,膜孔直接貼了一層透明膠帶,曾凡試了試也能吹響,他剛剛入門,能吹出聲來就算不錯,至於音色好點差點就不挑剔了。

老天爺是公平的,曾凡口才不行,唱歌也不行,學起吹笛子來卻進步飛快,加上他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教程上麵的幾首入門曲目,《小星星》《茉莉花》《康定情歌》很快就能斷斷續續吹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