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誰呀?好大的口氣,讓你上門給他吹笛子!”吳小林也看了曾凡放到桌上的信紙,不敢置信的問道。
李半城都要派兒子到機場親自邀請,全程派車接送,這位倒好,一張輕飄飄的信紙就想讓曾凡上門給他演奏,簡直狂到沒邊了。
“沒見識了吧,這個人還真有這資格,商人講究和氣生財,文化人嘛,確實可以比老李更狂傲,很多人就吃這一套!”耿厲笑道。
“他是幹什麼的?寫小說的還是演電影的,我怎麼沒聽過?”吳小林不信。
“他的名字你可能沒聽過,他寫的歌你肯定聽過,《滄海一聲笑》你聽過嗎?”曾凡笑著問道。
“就是一個寫歌的,能比李半城有分量嗎,你還真想去?”吳小林質疑道。
“對我來說,他的請柬比李炬到機場親自邀請還有分量,必須去!”曾凡點頭肯定的說道。
既然打算上門拜訪,現場演奏沒有笛子肯定不行,他的那套鈦合金的笛子根本沒有帶過來。
於是,第一件事是出門找樂器店,挑選一根理想的笛子。
身為一個全世界數得著的購物之都,各種樂器店當然不會少,但凡叫得出名字的樂器都可以買到,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會讓你滿意。
當然,前提是你出的起價錢。
他們外來人不熟悉地理沒關係,五星級酒店的服務細致入微,很快查到幾家最有名的賣笛子的樂器商店,派司機送他們去上門挑選。
相比吉他,小提琴,薩克斯管等流行的西洋樂器,笛子這種賣不上價的民族樂器喜歡的人不多了,樂器的銷量也有限,生意普遍都不太好。
他們找到的這家商店位於一條偏僻的小街上,當然不可能隻賣笛子,他們專營民族樂器,笛子,簫,笙,琵琶,二胡,單弦,古琴,古箏等等。
店鋪的麵積隻有二三十平米,老板是個幹瘦老者,下巴還留著現在很少見到的山羊胡子,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穿著老式對襟唐裝。
見他們進門,店鋪老板並沒有主動上前招呼,看了他們一眼,繼續低頭看報紙。
“老板,我想買一隻笛子,有沒有質量好點的推薦!”曾凡進店後,瀏覽了一圈,並沒有看到展示樣品,隻好打擾老板了。
“請稍等!”幹瘦老板起身到一邊櫃台下麵搬出來一個近一米長的木頭匣子,擺在櫃台上打開,裏麵放的滿滿一匣幾十根長短不一的笛子。
這些笛子有粗有細,有青色,有黃色,還有紫色,都是通體整根柱子,很多笛子上麵還有一圈圈的箍筋。
曾凡從匣子底部翻出一根最長的紫色笛子,這根笛子比別的粗一圈,拿在手裏感覺沉甸甸的,笛子兩端和中段幾個關鍵部位都纏著鋼絲箍筋,防止開裂。
“可以試吹一下嗎?”曾凡問道。
“需要先貼笛膜,一次十元港幣,試過不滿意可以不買,貼膜費用必須付,如果成交,免費贈送十張笛膜!”老板先講明規矩。
看曾凡點頭認可,老板從匣子一側拿出一個小盒子,一個小瓶子,用濕紙巾擦拭笛子,膜孔刷上膠水,然後從小盒子中取出一小片笛膜,仔細的貼好,用濕紙巾擦幹淨多餘的膠水,最後又擦拭一遍笛身,才交到他手裏。
將笛子橫在唇邊,曾凡從低音到高音逐一試了一遍,覺得聲音效果還不錯,又試吹了《滄海一聲笑》一段前奏花哨的顫音,感覺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