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臨床試驗數據證明了抗癌病毒藥劑的有效性,副作用極其微弱,相比其他的抗癌藥物,藥效和副作用一對比,簡直不成比例。
目前,香港大部分醫院治療各類型癌症已經完全放棄了手術,化療,放療等手段,有了神奇的抗癌病毒,癌症似乎成了感冒一樣的症狀,早期的隻需要注射九種對應藥劑中的一號藥劑,中晚期根據情況才需要注射二號三號藥劑,很多人都不需要住院,定期回醫院接受檢查就夠了。
因為藥物處在臨床實驗階段,抗癌病毒藥劑由神農實驗室獨家製作供應,完全免費使用,更加劇了醫生臨床應用的趨勢。
黃河藥業畢竟是個上市企業,藥劑不可能一直免費供應,這次高調宣傳報道,也是各家股東為藥物通過臨床實驗審核,正式上市銷售進行的鋪墊。
其他的國家藥品臨床試驗都是繁瑣漫長的過程,十年以內藥品通過層層關卡上市就已經算快了,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也很常見,假如香港能領先一步及早批準藥品上市,已經證明了效果的抗癌病毒藥劑必將成為香港的名片之一。
目前每天新增遊客中就有過萬人是前來就醫的癌症患者,如果藥劑正式銷售,類似的赴港就醫遊客會更多,這些遊客能帶來多少消費,想想就知道了。
無論從哪方麵來看,藥品通過臨床試驗階段,獲得銷售資格都是有利於香港的好事,隻剩下走流程批下一紙文件了。
這件事確定後,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價格和銷售策略,本來曾凡對這些根本不關心,全都交給他在公司的代表瑟希爾去負責,他隻需要知道結果就行了。
可是當他聽到公司高層商量出來的藥劑價格後,仍然差點驚掉了下巴,也太離譜了吧。
根據癌症類型和以往治療方案的綜合費用進行定價,一號藥劑平均價格十萬港幣一支,二號藥劑平均價格十五萬港幣,三號藥劑平均價格三十萬港幣。
由於抗癌病毒藥劑的特殊性,需要在實驗室條件下用營養液培育出的各種癌細胞進行增殖,目前臨床試驗用的藥劑,小批量製作每支成本也不過幾十塊錢,以後如果工廠化大批量生產,成本會更低。
現在竟然打算賣出上萬倍的利潤,盡管心裏已經有準備不會便宜,曾凡仍然有點難以接受。
“瑟希爾,這是誰定下的價格,為什麼這麼高?”曾凡驚訝的問道。
每天早上到達神農實驗室,如果公司有重要的事情,瑟希爾都會過來他的辦公室進行彙報,黃河藥業有專門的辦公場所,不在這裏,而是在九龍那邊有一棟專屬的寫字樓物業和倉儲基地,即將完工的藥劑工廠也在那邊。
“公司行政會議的集體決定,這是最合適的價格,同樣的癌症病情,我們的三支藥劑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治愈,其他的治療方案比我們更貴,完全治愈的比例很低,病人付出的時間成本和忍受的痛苦是幾十倍甚至更多,我們理應獲取高額利潤,這個價格已經是相當的優惠了!”瑟希爾理所當然的回答。
“這個決議需要提交董事會進行討論嗎?”
“如果有董事提出異議,會進行討論,目前來看,應該不會有其他董事反對,難道你打算推翻這個決議嗎?”瑟希爾沒想到他反應這麼大。
“我會和其他人溝通一下,你把行政會議關於這次討論的記錄,還有相關調研報告發到我郵箱,我先看看再說!”曾凡想了想說道。
公司的管理層都有多年醫藥領域的從業經驗,比他這個半吊子專業多了,搞不清楚狀況就指手畫腳,隻會讓人家笑話,這種重大決策肯定沒那麼簡單,需要先了解一下前因後果。
管理層應該是請了專業公司進行數據調研,光是十年間全球各國的癌症人群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就有幾十份,最近幾年每年全球癌症確診病例都超過千萬,還在逐年增加,經濟越發達國家增長越快,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癌症已經是七十歲以下人群死亡第一或者第二高的病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