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和醫院向西三公裏的地方,同樣在半山腰的位置,有一個幽靜的安養院。
綠樹掩映之中,遠離都市喧囂,一片十餘畝大的院落,這裏建成才不過兩年的時間,剛剛投入使用,就享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設計之初這裏能容納兩三百老人,現在隻住進了九十位老人,醫生,護理人員的數量都按照最高規格配置,從各處養老機構調集了有多年經驗的優秀醫護,後勤人員。
安保也是由全香港最頂級的三家私人安保公司聯合保障,所有工作人員進入之前都要簽署嚴格保密協議,兩年期限內沒有特殊情況不準離開,也不準和外界進行任何方式的通信。
當然,他們的薪水待遇也是平時的三倍,合同期滿後還將有不菲的獎勵,更主要的是能得到幾位大佬的認可,後續的升職加薪都可以想象到。
工作人員進駐後,發現這裏除了管理嚴格外,醫護人員數量比較多外,其他一切和原先的安養院,養老院感覺不到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包括一些簽署協議的老人在內,都不清楚為什麼要搬到這個地方,隻知道他們要進行一種新型抗衰老藥劑實驗,能免除他們今後二十年住在這裏的費用。
這些挑選出來的老人各種條件都有,共同之處就是經濟狀況都不寬裕,沒有子女親友探望,屬於純粹的被遺忘人群,身體還都有各式各樣的老年病,活一天就算賺一天了。
剛來到這裏的時候,一些頭腦還清醒的老人心中還有種早死早托生的心態,以為藥物風險太大,才召集他們這樣的人來進行臨床實驗。
誰知道,平平安安住了一個多月,除了每天一粒不知名的膠囊以外,其他一切和以前沒有兩樣。
其實還是有些不一樣,這裏的生活條件更好,醫護人員更多,對他們的照顧和身體檢查更加的無微不至,態度也更是沒得說,還有心理醫生時不時的主動找他們談心,生怕他們有什麼心理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
除了少數幾個癡呆症比較嚴重的老人,大部分的老人頭腦還是清醒狀態,多數人也能自主進行活動,隻是健康狀況有所差異。
身體好的能在跑步機上慢跑半個小時,也能去遊泳池遊上十幾分鍾,比很多不愛運動的年輕人都厲害,不過這樣的隻有少數幾個人。
大多數也就是勉強能做到生活自理,能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身體不舒服了知道找醫生。
於世成就是身體比較好的人之一,過完年他已經八十四歲了,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個年齡是老年人第二道坎。
他年輕的時候跑過船,做過建築工人,開過計程車,與人合夥做過生意,做過數不清的不同工作,也見過了不少世事變遷,人情冷暖,唯獨就是沒有發過大財。
他的性格比較開朗樂觀,可能這也是他健康活到現在的最大原因,一輩子沒得過大病,活到這個歲數還沒入土,能蹦能跳,能吃能喝,已經超越了大多數同時代的人了。
掙到再多的錢,沒有個好身體,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靠別人幫助,一樣也是悲哀,反而不如他現在自由自在。
幾年前,相依為命一輩子的老婆走後,他就住進了李半城基金會下屬的安養院,他的退休金和積蓄足以支撐他安享晚年。
老年人睡眠少,每天早早起來,到院子裏溜達一圈,呼吸新鮮空氣,洗漱完畢去食堂吃早點,然後去閱覽室讀書看報,或者去娛樂室找人打幾圈麻將,或者下幾盤棋,看看電視影碟,再感覺無聊,就找幾個投脾氣的老人侃侃時事新聞,名人八卦,一天時間很快就能過去了。
最近幾天,於世成心情有點不太愉快,前麵的兩顆上顎門牙根部有點隱隱作痛,剛開始他以為是那天吃的食物太硬,有點用力過頭了,沒有在意,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過幾天自然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