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燕生孩子非常順利,她和曾凡都不缺醫學常識,平時營養補充,產檢,還有日常運動做得都很到位,找的又是非常有經驗的產科醫生,生產過程就是瓜熟蒂落,比做個闌尾炎手術的速度還快,這都用不著動手術刀。
孩子生產第二天她父母從燕京飛過來看她,陪著住了幾天院,曾凡母親邱彩娥每天熬湯送過來,比薛燕的親媽李秀雲上心多了。
陽和醫院安保措施很嚴格,那是針對普通人和記者而言,對那些股東們當然無法完全保密,消息走漏出去,她認識的各路名媛紛紛過來探望,各式各樣價值不菲的禮物送來一大堆。
這些人大部分隻是一麵之緣,真正關係不錯,比較投緣的隻有三五個人而已,偏偏這些半生不熟的人不能怠慢,能得到消息過來的每個人身份都不簡單,弄得薛燕不勝其煩。
身體恢複稍微好了一點兒,就帶著孩子返回了擂鼓島,拒絕了兩個老太太上門照顧的要求,哺育孩子是母親的基本職責,在島上她什麼也不缺,用不著人伺候,她是坐月子,又不是癱瘓在床,還是自己動手更自在。
耿厲兩口子來的時候,薛燕剛喂完奶,正在哄孩子睡覺。
打開門讓他們進屋,坐月子是過去的習俗,剛生產後孕婦和嬰兒身體都很虛弱,主要是怕產後感染。
現在更多的是種習俗繼承,衛生防護手段也先進多了,沒那麼多不必要的講究,耿厲和薛燕很熟悉,也沒那麼多客套話,直接就詢問道:“剛回來嚴彪就跟我訴苦,人家都找他要滿月酒的地址和時間,聽說你們倆都不想辦了?”
“不是不辦,隻是不想大辦,到時候我們兩家人坐一起認識一下,吃頓飯就行了,在醫院不知道誰走漏風聲,已經收了一波禮物,該送的都送過了,很多都是一家好幾份,沒必要再麻煩人家,平時他們的請柬我們不去,現在自己辦事給人家發請柬,人家來不來心裏都會不舒服,幹脆就省了,反正都不差那一頓飯!”薛燕解釋道。
“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我知道怎麼回複他們了,你們的家宴在哪裏辦,訂好了嗎,用不用我去安排?”
“不用去酒店,我娘家人多點,不過十幾個人,就在家裏自己準備就行,餐廳也坐得下,省的再走漏風聲,又得興師動眾!”薛燕一邊拍著孩子一邊說道。
出生了半個多月的小奶娃白白胖胖,嘴角還流著口水,閉著眼睛呼呼睡著了。
耿厲探過身子看了看問道:“這孩子臉盤兒像你,看著就有福相,起名字沒?”
“曾水!他爸爸起的名,簡單又好記!”薛燕笑著說道。
“這名字也太簡單了,曾凡白看那麼多書了,一點也不顯學問!”耿厲吐槽道。
“名字嘛,就是個代號,好念好記就行了,小姓好起名,不用擔心有太多重名!”薛燕不在乎的說道。
耿厲兩口子待了十幾分鍾,又說了一會閑話,告辭離開了。
薛燕送他們離開關好門,回到客廳,拿起茶幾上的筆記本電腦打開,又開始劈裏啪啦的打字。
坐月子閑著沒事,她又想起當初隻寫了個開頭的小說,重新寫了起來。
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當初對父母的那一點怨念也消散差不多了,本來就是賭氣成分大,當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過的好,孩子又有幾個會真正怨恨父母呢?
以後幾年要帶孩子,她也不可能有全職工作,正好把這本小說寫完,好歹也算件正事。
小說的人名地名都可以虛構,可是社會背景,人們的日常用品,生活習慣等等還是要盡可能符合當時情況,有一些她可以憑記憶還原,更多的詳細內容還需要查閱大量資料,也不是光靠腦袋裏瞎編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