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笛聲的忠實聽眾除了孫小空一家外,還有就是那條灰色海豚,他並不是每天過來吹奏,但是每次吹起笛子,十次有七八次能看到那條海豚順著聲音遊過來。
小猴子跟海豚也混熟了,看到海豚躍出水麵,也跟著揮起爪子打招呼,還拿起曾凡送它的掛在脖子上的短哨吹了一下。
海豚聽到後,也高聲鳴叫一聲進行回應,孫小空一隻手拿著塑料袋,爬上了欄杆,直接就往海裏跳了下去。
交了個水性好的朋友,它也學會了遊泳,當然沒法跟海豚比較,至少能在海裏遊動不會沉底了。
不過孫小空跳下去當然不是為了遊泳,很快它就坐在海豚的背上在海麵馳騁了,看它們熟練的動作,顯然不是第一次這樣玩了。
為了配合它們,曾凡吹奏了一首節奏比較快的紫竹調,海豚的音樂感很強,還知道配合他的音樂變換遊動節奏,時不時躍出水麵滑翔一段距離,興奮的孫小空吱吱亂叫不停。
海豚的體型盡管沒有鯊魚鯨魚那麼大,但是在這片海域裏,它們成群結隊也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人類不會捕捉它們,水裏麵幾乎沒有能威脅到它們的生物存在,哪怕是鯊魚到了這一片,也未必能鬥得過它們。
曾凡也是後來查資料才知道這隻海豚屬於中華白海豚,灰色表示還沒有成年,這隻海豚和孫小空一樣,還隻是剛斷奶的小朋友,它的生長期比獼猴要長,將近十歲才會成年,成年後身體呈現白色或者粉紅色,這片海域就是它們祖祖輩輩的棲息地,它們算是這裏地地道道的土著,在這裏繁衍的曆史比人類久遠多了。
更主要的是這種亞熱帶近海區域對那些體型龐大的鯨魚鯊魚來說,深度不夠,魚群太少,人家不屑於過來和它們爭搶,因此成了這種海豚的家園。
猴子們在擂鼓島上差不多也是同樣的存在,各種果實一年四季不斷,它們一家根本吃不過來,生存無憂,安全無虞,生活的比大多數人類都逍遙自在。
兩隻動物也代表了兩個家族,建立了跨越種群的友誼,最主要的是它們之間沒有競爭,海豚們不擔心猴子下海搶地盤,猴子們也同樣不擔心海豚上岸和它們搶果子吃。
孫小空還特意把袋子裏的蘑菇分給海豚吃,海豚吃食物都是用吞的,估計也吃不出什麼味道,半袋子的蘑菇都不夠海豚一口,小猴子抓著一個空塑料袋很無語。
海豚也屬於哺乳動物,別看一輩子在水裏生活,它們和鯨魚是近親,算是人類和猴子在海洋裏麵的表親。
在基因方麵的相似度也很高,因此這些蘑菇中的生物蛋白理論上對它們也會起作用,隻是具體有多大的作用就有待觀察了。
曾凡也很好奇海豚吃了這些蘑菇後的效果,他改造出來的蘑菇也不算白費,看樣子猴子一家不會排斥,兩隻黑猩猩應該也能消化,讓它們吃一段時間看看效果怎麼樣吧。
兩個小朋友都在成長發育期,不知道吃了蘑菇會不會長得個頭更大一些,在動物界的種群裏,個體大意味著力量大,往往具有更多的優勢,隻要它們吃了不拉肚子,對它們應該都會有好處。
中午吃飯的時候,薛家怡主動坐到曾凡一家的專用桌子上,興師問罪道:“你又拿什麼隨便喂孫小空了,做實驗也不通知我一聲!”
“我開發的新品種蘑菇,鄭家音那裏的實驗動物都不吃,我本來想去喂猩猩,沒找到你,奇塔和賽佛忙著打乒乓球,正好碰到小猴子,就給它吃了,看樣子它們應該可以消化!”曾凡解釋道。
“什麼類型的蘑菇,沒有毒素吧?”
“都是比較常見的食用菌,我都檢測過了,隻是我們生吃很多營養不能吸收,煮熟的話那些生物蛋白活性會喪失,估計隻能喂猴子和猩猩了,孫小空還分享給了那條未成年的白海豚!”曾凡笑著說了一遍上午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