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睡眠中醒過來後,錢亞萍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機看日期,發現她還在遊戲裏,她清楚的記得這裏麵的日期,比現實中快三天,看看過去的時間,她也隻睡了一個多小時,女兒該放學了。
校車會把孩子送到家門口附近站點,距離家門口直線距離不過三十米,五歲的女兒也能自己走回家,她仍然習慣每天去校車停靠站等著。
出門向外走,錢亞萍腦中還在思考,到底應該怎麼退出遊戲呢?
遊戲情境也太真實了,如果她忘記了那個日期差,她都不會認為自己在夢中參與一款遊戲。
也難怪,大部分場景就是自己腦中的記憶,遊戲係統隻是拿過來略加修改而已,這樣的遊戲如果玩時間長了,會不會因此不願意離開呢?
起始場景是現實世界,終究還是個遊戲,不會和現實完全一樣,隨著遊戲進程的推動,終究會和現實世界差距越來越大,怪不得要設置個末日場景,是擔心大家過於沉迷嗎?
校車站點隻有錢亞萍一個人在等待,這個站點每天會有附近居住的五個孩子一起上下車,其他的家長並不是每次都會過來接送,小孩子們大多數都會自己走回家。
當初租這棟房子,除了距離加州理工比較近,錢亞萍就是看中了校車很方便,女兒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都不用跑太遠,都有校車在家門口接送。
黃色的校車緩緩停在路邊,伸出紅色的停止牌子,兩個方向的車輛停止行駛,校車前門打開,一個個背著書包的小豆丁走下車,她的女兒劉子欣走在第一個。
“媽媽!”小姑娘下車後跑著衝向她。
“欣欣,今天在學校乖不乖!”錢亞萍抱了抱女兒,太沉了,她已經不能輕易抱起來了。
其他幾個一起下車的小豆丁們,和她們招呼過後,各自回家,校車關閉車門啟動,收起停止牌子繼續向下一個站點駛去。
摘下女兒的書包提在手裏,領著女兒回家,沒多遠的距離,家門都不用鎖。
進門後,劉子欣轉過身要求道:“媽媽,你能不能以後不要接我,我可以自己回家!”
她們平時在家裏都是說中文為主,小朋友在學校裏隻能說英文,小小年紀就可以流利的自由切換兩種語言。
“為什麼?媽媽接你不好嗎?”錢亞萍奇怪道。
“瑪瑞她們都是自己上下學,我也可以!”
“那好吧,媽媽尊重你的意願,就從明天開始!”
“謝謝媽媽,我去看電視了!”劉子欣高興的跳了起來,然後蹦跳著走了。
心裏一再提醒這是夢裏,可是錢亞萍仍然會不由自主的忘掉這一點,眼前的女兒相貌一模一樣,可是性格似乎又有些變化,遊戲不可能讀取女兒的記憶,關於女兒的信息應該都是來自她和劉一凡的記憶,模仿的也惟妙惟肖。
或許女兒以後的某一天,真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既然不能退出遊戲夢境,錢亞萍就開始工作,拿過筆記本電腦,坐在女兒身邊,開始思考按照劉一凡提供的那些信息構建動態地球物理模型。
已經有了結論,按照這個結論倒推模型,難度低了很多,但是想要當作學術成果發表到頂級期刊上,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需要收集的數據資料,同樣不會少。
至少這套理論從邏輯上要能自圓其說,不能有明顯漏洞,還要找出大量已知數據來論證自己的理論,論文都要交給業內專家審核,理論能不能立得住,收集采用的這些數據也很關鍵。
要融合主流的板塊構造理論,地震學,地熱學,地磁學,重力學等多方麵的地球物理基礎理論,這些理論都有各自的一整套體係,或許不夠精確,但是能自成一派,在某一方麵都有開創性的理論提出,並且經受住了眾多業內人士的挑戰。
大洋深處的海水順著地殼板塊的縫隙被擠壓進入地幔層,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海洋地殼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的地帶,如果按照遊戲中給出的結果反推,被擠壓入地幔層的海水數量應該非常恐怖,那麼這些多出來的海水是從哪裏來的呢?
太平洋的總麵積一億八千多萬平方公裏,占地球表麵總麵積超過百分之三十五,平均深度四千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