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裏蘭位於索馬裏北部地區,有七百多公裏的海岸線,其中大多數是沿著紅海岸邊亞丁灣,麵積將近十四萬平方公裏,人口三百五十萬。
據說三千七百多年前,這裏就有國家出現,以盛產香料而聞名。
公元七世紀開始,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移居這裏建立貿易點和若幹個蘇丹國,剛剛興起的伊斯蘭教傳入此地。
十九世紀末期,這一片地區淪為英國保護地,二十世紀初,索馬裏南部淪為意大利保護地。
六十年代,索馬裏南北同時恢複獨立,宣布合並為一個國家。
九十年代初,時任總統西亞德被推翻,流亡國外,索馬裏陷入內戰之中,各路軍閥混戰,一直綿延到現在。
因為早期屬於英國殖民地,本地官方語言以英語和當地語言為主,西亞德政府被推翻後,索馬裏蘭宣布獨立,成立了共和國,不過一直沒有被任何國家承認。
兩年前,過渡政府成立後,索馬裏蘭也派代表參與其中,這也是他們和貝拉投資接觸的基礎。
曾凡他們幾個人駕駛兩輛皮卡車,沿著破破爛爛的公路進入索馬裏蘭。
沿途都是起伏的荒漠丘陵地帶,植物稀稀落落,一小片一小片,景色算不上優美,顯得格外粗獷荒涼。
拉希德出生在港口城市柏培拉,早年上過幾年學,學會了英語,後來又學會了開車,做過很多年司機。
內戰開始後,國家經濟崩潰,各行業收入都難以為繼,他被人拉入夥做起了海盜,可惜膽子小,他始終隻是個底層小兵,一般都負責開船,他們的團夥也一直小打小鬧,他也隻是混口飯吃而已。
沒想到第一次跟人家聯合做大買賣就莫名其妙的成了俘虜,他眼中那些曾經凶惡無比的頭領一個個吃了子彈。
更沒想到的是,成為俘虜後的日子過得比以前還好,除了紀律比較嚴格以外,吃的住的穿的都免費供應,他因為有駕駛技術,收入竟然比內戰前還提高了很多,再也不用擔心在哪次行動中喪命。
曾凡坐在第一輛皮卡車上,拉希德這個本地人開車,耿厲坐在副駕駛,曾凡和孫小空坐在後排,張也和另一個本地人西比駕駛第二輛車。
他們的目的地就是拉希德的家鄉柏培拉港,全程六百多公裏,橫跨索馬裏蘭東部地區,預計至少兩天時間。
皮卡車在搖搖晃晃中前進,副駕的耿厲有一搭沒一搭的用本地語言和拉希德說話,無外乎他過去的經曆,柏培拉的情況,有哪些有影響力的大人物,街上安不安全之類的話。
靠在後座位置上閉目養神的曾凡,意念場則是散開感應周圍的生物,搜尋有沒有值得研究的目標。
基本都是普通植物,大型動物很少見,也有些本地特色的植物,很多都是研究價值不大的類型。
這片區域屬於高原丘陵,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一個個山丘高低起伏,他們行進的公路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修的,在一個個山丘之間穿行而過,很多地方當初鋪設的柏油都看不見了,坑坑窪窪是基本情況。
大多數路段隻有四五米寬,偶爾對麵開過一輛大貨車,雙方都要小心翼翼錯車,稍不注意靠坡的那輛車都要被擠下去。
因為這裏地形特殊,又幹旱少雨,倒是不用擔心泥石流和山石塌方的現象,盡管公路年久失修,卻不像老家那樣有太多大土坑,也可能和這裏車少有關。
車子搖晃顛簸中前進五六個小時,隻走了不到一百公裏的路程,沿途遇到的車輛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正好到了一片開闊地帶,拉希德按照耿厲指示將車子開到路邊一片開闊地帶,停下來休息進餐。
在一棵大樹的樹蔭下鋪開一塊毯子,上麵再鋪上一層塑料布,將帶來的飲食幹糧放上去,大家圍坐一起邊說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