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麟出發前,從環球航行中俘虜的那些佛郎機人中,挑選了幾十個人漢語學的比較快的俘虜隨他出征,充任他的翻譯和向導,這時候正好派上了用場,配合他們接收管理這些俘虜,同時鞏固對果阿城的占領。
從他們的艦隊入港,到後續的炮擊城牆和佛郎機人步兵方隊,總共耗時不到一個時辰,就迅速的結束了戰鬥。
一戰消滅了佛郎機人遠征軍將近三千人,其中大炮炸死八百多人,傷殘一千三百多人,俘虜七百多人,佛郎機人全軍覆滅。
後續的收拾戰場,接收戰果,完成對果阿的占領反而更耗費時間,雖然大明離這裏更近,他們卻是純純的外來者,佛郎機人在這裏都已經十多年了。
陸天麟和隨行的幕僚還是在佛郎機人俘虜的協助下,才完成全部占領。
不過,在這個時代,語言不通不是障礙,實力就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果阿城裏佛郎機人隻是少數,大多數都是本地人,還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人,信仰婆羅門教,伊斯蘭教的各占一半,憑借實力他們兩千人照樣占領了這裏,陸天麟他們展示了碾壓佛郎機人的實力,當地人更加的溫順配合。
這場戰鬥的消息也迅速向四周擴展,剛剛在佛郎機人手底下吃了敗仗的比賈普爾國王尤素夫迅速派使者過來參見陸天麟,態度十分謙卑,表示比賈普爾蘇丹國願意向大明皇帝納貢稱臣,將果阿城及周邊地區土地獻給大明,換取大明的保護和承認。
對方如此識趣當然是好事,反正陸天麟也要派人回國報信,於是讓尤素夫派使團隨船隊回國,後續的事項那就是總督謝遷的工作範圍了。
陸天麟的目標是佛郎機人的老家,既然這裏已經解決完了,休整了一段時間後,留下一些善後人員等待國內新的船隊到來,他率領艦隊繼續出發。
人家就憑幾千人就敢不遠萬裏的過來橫衝直撞搶地盤,他們當然也不能慫呀,必須殺回他們老家去看看,見識了佛郎機人的實力後,陸天麟的信心也高漲起來。
在滿剌加和果阿先後俘虜了一千多名佛郎機人,裏麵有不少硬骨頭,可是也有更多識時務的俊傑,願意向大明皇帝效忠,為陸天麟總兵大人服務。
這個時代願意提著腦袋出來混的,除了少數人外,大多數都是國內混不下去的窮光蛋,隻要能活命,跟誰幹不是幹,為國效忠?不存在!那是國王和貴族的國家,和他們有一毛錢的關係?
審問過一批俘虜後,陸天麟等人竟然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這些人出海的理由跟他也差不多,當年在老家要是能安穩活下去,他們父子三個也不會出海,如果不是他命大,他們家就要絕後了。
不過現在他站在勝利者一方,成王敗寇,這些人也沒有什麼抱怨的,早點投靠大明,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經過一番篩選後,陸天麟從俘虜中挑選了六百人出來,組建了一個佛郎機營,派遣五十個明軍將校統領,以後跟隨他作戰,作戰勇猛立了軍功一樣不吝封賞。
這時候已經是弘治二十二年的六月,謝遷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不過他已經安排好了艦隊的後續事項,第二隻武裝商船組成的艦隊已經出發接應他們,這些商船同樣裝備了大炮,戰鬥力一樣不是佛郎機商船可以比擬。
陸天麟率領艦隊沿著佛郎機人前來東方的路線反向航行,有了內部人員當向導,又有著更加犀利的武器和更強大的艦隊,一路勢如破竹,佛郎機人的據點一個個被摧毀,留守人員要麼被俘虜加入他們的隊伍,要麼去見他們的上帝,能逃走的人隻有極少數,船隻武器都被摧毀,也翻不起多大浪花了。
他們的船上都有海水淨化裝置,不需要補充淡水,可以種植蔬菜,可以撒網捕魚,隻需要攜帶少量物資,就能有超強的續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