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房間就在大廈最高的二百九十七層,從樓頂有直達電梯,這裏的電梯沒有操作按鍵,可以語音控製,不說話就自動識別他們的身份,直接將他們送到房間。
與地球不同的是,大廈內部沒有樓梯,完全靠電梯上下,機器人也可以走窗戶,體驗自由飛翔的感覺。
考慮到百分之八十都是機器人,也就理解了這種設計,有隨叫隨到的磁浮車,人類也用不著樓梯,有了緊急情況,即便直接跳窗戶也不用擔心危險,監測到有人高空墜落,隻要關閉或者調整一下局部重力場就行了,想跳樓自殺隻會成為笑話。
這裏的一棟棟高樓大廈單純就是為了更有效利用空間,相當於把平地上的院子摞起來,最底層的房間與最頂層的房間承擔的壓力幾乎相等。
他們之前對房屋沒有特殊要求,係統自動匹配的標準房間,每套房間內都有物流通道,垃圾通道,獨立陽台,客廳等通用設施。
雖然是臨時住處,也可以按他們的需求進行調整,增加各種健身或者娛樂設備,他們可以無限期在這裏住下去。
住戶大部分都是機器人,也一樣按照正常人的標準分配房間,方便他們休息和思考,與人類享受同樣的待遇。
機器人的動力也有很多種類,有純電驅動,需要經常充電或者換電池,還有能量液驅動,核電池驅動,能量晶體等多種驅動方式。
曾小一這樣像人類一樣吃飯獲取能量驅動的算是獨一份,本質上她是生物能和化學能與電力混合驅動,能量的利用效率比這裏其他機器人高的多。
在地球上,與人類生活在一起,曾小一更容易偽裝,不被識別出來,到了孤雲星完全沒有這種顧慮,大家待遇一樣,沒有誰歧視誰。
曾凡又剛剛有了新的突破,於是也幫曾小一的身體進行了升級,各方麵的能力有了質的提高,除了身體強度、力量,反應速度以及極端環境的生存能力以外,她的能量獲取方式變得更加多元,效率也更高,除了過去的吃飯、電磁波、太陽能、宇宙射線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原子能。
在意念場突破到原子內部後,曾凡對原子能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裂變和聚變能,而是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原子,蘊含的能量都可以被利用。
單個細菌的意念場很微弱,但是再微弱也是基於時空顆粒而存在,可以從更微觀層麵獲取原子內部的能量,單個菌類獲取的能量很少,勝在個體數量足夠多,積攢在一起那就是一股非常可觀的能量了。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能量獲取非常容易,在宇宙中絕大多數地方都不能阻斷,隻要原子內部的微觀粒子還在運動,就可以獲取到能量,而宇宙中,絕對的真空是不存在的,微觀的粒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經過這一次改造後,盡管曾小一理論上仍然存在被消滅的可能,實際上在曾凡的認知範圍內,已經找不到這樣的對手了。
曾小一的菌群意念場也在曾凡的意念場範圍內,想要不驚動他的情況下,消滅曾小一的身體和全部菌群,除非曾凡幾個位麵都被同時消滅,那樣的存在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可以不做考慮。
因為要在足球城停留三天,他們不可能整天悶在屋子裏,稍微休息一會後就離開了房間,準備出去逛逛。
這裏是曾小一想來的地方,夫妻倆尊重她的意見,讓她自己決定去哪裏。
在跟身份手鐲裏的私人助理溝通過後,曾小一選擇了去遊樂場,她想看看這裏的遊樂場與地球上有什麼不同。
曾水剛放暑假的時候,他們一家去過遊樂場玩,曾小一對那裏的過山車,摩天輪,大擺錘,跳樓機等等項目完全不感冒,雖然她的外形和生活方式模仿人類,可是內部結構,尤其是思考方式與人類大腦差別太大,體會不到那種刺激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