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一駕駛飛船繼續環繞赤道的飛行,從赤湖城向東,地勢繼續降低,森林又開始濃密起來。
地勢低的地方,氣候更加濕熱,低空經常有大片雨雲聚集起來,連片的暴雨區域下個不停,伴隨著陣陣的電閃雷鳴。
這樣的氣候下,曾小一也隻能駕駛飛船在雲層上方飛行,地麵上什麼景色都看不到,感覺無聊至極。
好在暴雨雲層不是沒有盡頭,飛了五個多小時後,終於到了無雲地帶,她的飛船始終在光照區飛行,可以直接觀察到飛船下方的景色。
下麵不再是綿延的雨林地帶,變成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各種成群的動物也多了起來。
草原上當然不是隻有草,隻是樹木和各種灌木稀疏了許多,更多的光線能照耀到地麵上,有利於食草動物大量繁衍。
食草動物多了,才能養活大批的食肉動物,形成完整的草原生態圈。
大草原橫跨赤道兩側,寬度超過兩萬公裏,總占地麵積超過數億平方公裏,占了孤雲星赤道三分之一的區域,孤雲星上多一半的動物都集中在這個區域。
草原上河流湖泊眾多,分布著近百座人類城市,還有不計其數的獨棟房屋零星的散布其中。
很多房屋周邊數百公裏都是荒無人煙,孤雲星的許多人都喜歡住在這種空曠的地帶,不用擔心被其他人打擾。
草原的盡頭就是他們來到孤雲星開始環球航行的地方,曾小一環繞赤道一圈的心願達成了。
原先她的打算是環球飛行幾圈,飛完赤道後,再逐漸飛行低緯度地區,從空中把整個孤雲星看一遍。
可是繞赤道飛過一圈後,曾小一覺得在空中看到的隻是表麵,很沒有意思,還是在地麵上才能有更多的收獲,於是放棄了繼續飛行的打算。
將飛行器在草原北部的雲北城著陸場降落,然後通過身份手鐲申請了一套房子,同時申請了一係列陸上旅行的裝備。
雲北城已經遠離了赤道區域,這裏是孤雲星上少數的重工業城市之一,人口總數近五百萬,其中有名字的機器人數量超過三百萬,算是這個星球機器人數量最密集的區域,同樣也是人類數量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城市的西邊就坐落著孤雲星上儲量最大的鐵礦,這裏也是移民到來後最早建造的城市之一,在星球開發的初期,雲北城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現在,孤雲星的建設基本完成,鋼鐵需求降低到了最高時不足百分之一,雲北城的大批設備進入封存狀態,這座城市也與其他城市一樣,全職工作的人數越來越少,就算是全職工作,一年的工作天數也超不過十分之一了。
無論人類還是獲得名字的機器人,都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然的話,大多數時間都要無事可做了。
機器人當然可以選擇休眠打發無聊的時間,通過考核得到了自己名字的機器人,當然都有了一定自我認知,對這些機器人來說,休眠屬於浪費時間,當然不再他們的選擇範圍之內。
於是也培養出各式各樣的興趣愛好,剛開始跟人類模仿學習,各種競技運動,手工製作,旅遊爬山,更高級的藝術創作,科技發明等等。
孤雲星機器人的原始構造和代碼都來自數萬光年外的祖星係,到了這裏幾百年來盡管也有了不少的進步,可是基本框架變化不大。
機器人比人類強大的地方在於無限長的壽命,超強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各種極端條件下的生存能力,短板的地方在於突破既有認知的能力和足夠的自主性。
他們更習慣於在既有的規則框架下做事,沒有目標、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去找事情做,對於大部分機器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事情。
不過幾百年來,一代代機器人摸索之下,他們也形成了各自的體係,老人帶新人,不再像剛開始那樣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