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奇特隕石(1 / 2)

與曾凡見麵三天後的早上,馮倩和她媽媽一起吃早餐,收音機中突然傳來一則新聞。

“路透社記者克裏斯蒂從丹麥傳來消息,今天淩晨四點零五分,一顆足球大小的隕石墜落於哥本哈根大學校園,形成一個直徑超過一米的深坑,值得慶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更多消息請關注後續報道!”

“阿彌陀佛,幸虧沒有事!”王晴趕忙念一遍佛,她算不上真正的信仰,隻是像大多數華國婦女一樣,形成了口頭禪習慣。

盡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事情真正發生了,馮倩心裏還是同樣感到震驚,這還隻是足球大的隕石,如果是更大的隕石,那整個城市可就瞬間就消失了。

同時她也很好奇,哥本哈根的科學家們能從這塊隕石研究出什麼來。

她知道曾凡輕易不說大話,既然是特意送給他們的禮物,肯定不會很簡單,不知道什麼時候她能見到隕石的模樣。

實際上,隕石正落在物理係的大樓前麵,這塊奇特的隕石落地後還散發著紫色光芒,正在樓裏通宵做實驗的幾個研究員第一時間到了現場。

物理係的研究員當然都見多識廣,對各種物質有著超常的了解,由於與大氣層的摩擦生熱,隕石落地發光很正常,散發紫光有點奇怪但也可以理解。

幾個研究員第一時間將隕石裝進一個防輻射的金屬箱,搬進大樓裏麵,進行各種特性檢測。

這時候已經天亮了,消息也迅速擴散開來,等到官方想要封鎖消息已經做不到了。

好在因為幾個研究員第一時間將隕石轉移進了大樓裏,外界得到的消息很有限,更多消息隻能等待他們主動公布了。

哥本哈根大學現在正是世界物理學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彙聚了大量優秀的物理學研究人員,這塊具有奇特性質的隕石當然立刻就成了研究目標。

經過初步檢測後發現,這塊紫色的隕石莫氏硬度在六到七之間,從外形到顯微鏡下麵觀察的結晶構造來看,與地球上輝石類硬玉很相似。

沒有檢測到隕石具有放射性,按他們的經驗推斷,這種玉石不應該自發光,可是偏偏就違反常理,哪怕在暗室中放置,也一樣發出淡紫色的光線。

另一個違反常理的現象是玉石的溫度始終保持溫熱,四十攝氏度左右,略高於人體溫度,同樣長時間放置後,依然如此。

哥本哈根正處於冬季,由於海洋氣候的影響不算太冷,氣溫也不會太高,白天氣溫也在十攝氏度以下,夜晚會降到零度以下。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塊隕石放置了三天時間仍然保持溫度,自動發射紫色光芒,實在太顛覆一眾物理學家的認知。

不過,對於好奇心旺盛的科學家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實驗對象,與眾不同的特性正適合他們進行研究,或許就能發現新的物理規律。

哥本哈根大學校委會從天體物理,原子物理,理論物理,分子物理化學等各個相關研究所抽調人員組成隕石研究團隊,由聲望最高的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玻爾擔任團隊負責人,在他的領導下開展深入研究。

隕石被分割下來一小塊,這一小塊又被分成數份,交給不同的小組進行各方麵的實驗。

有的小組進行分子化學實驗,將玉石粉碎,與各種酸堿溶液進行反應實驗,觀察這種物質與地球上物質的反應;有的小組進行散射實驗,用各種射線進行照射,通過各種粒子與原子核的碰撞來研究原子核的形狀、大小和質量等性質。

這些的實驗顯然不是短時間能全部做完,但是根據各項試驗的進展情況,還是能獲取不少的信息。

可是,很快各個實驗小組都傳來消息,所有實驗都不順利。

這種隕石硬度不高,粉碎起來並不難,但是與各種酸堿溶液都不發生反應,加熱實驗也是如此,酒精燈加熱十幾分鍾,這些粉末溫度始終不變,這種從來沒見過的現象再次顛覆大家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