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視頻直播(1 / 2)

視頻直播剛開始興起的時候,直播間通常都會直接顯示在線觀看人數。

那時候為了不讓主播太尷尬,平台會掛上大量機器人賬號,看上去每個直播間都有幾千人幾萬人的模樣。

後來,盡管實際的遊客數量增加了許多,這個傳統也保留了下來,不過平台不再免費提供機器人賬號,需要主播或者所屬公會自己付費購買。

平台觀眾增加的同時,想掙錢的主播也增加了,對這些主播來說,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貧富差距非常大。

大主播的直播間幾千人幾萬人是常有的事,隨隨便便就能收到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塊的付費禮物,主播隻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表演才藝,適當與刷禮物的粉絲互動,聊聊天就把錢掙了。

小主播的直播間,往往連個掛機的遊客都沒有,別說要禮物了,想找個觀眾互動都做不到,坐在攝像頭前麵尷尬的要死,一連幾天零收入都是常有的事,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

沒有足夠多的優秀主播,也吸引不了用戶,沒有足夠數量的用戶基礎,怎麼能有更多營收和利潤?

於是平台大力扶植直播公會,一個公會若幹大主播,然後帶領一群小主播,讓剛入行的小主播也有基本的保底收入,不至於持續沒有收入直接跑路。

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後,慢慢的形成了良性循環,願意消費的用戶增加了,一些中小主播,新人主播也冒出頭來,靠刷禮物也能獲得一定的收入了。

有了榜樣的力量,更多的妹子們加入直播大軍,湧入各大直播平台,直播行業開始火爆起來。

風險資本們看到各直播平台的數據喜笑顏開,選擇各自中意的潛力股,加大投資力度,於是更多的直播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投資當然要獲取收益,風險資本的收益不在於平台那點盈利,而是為了把直播平台包裝一番,去燈塔國上市,那時候都是幾十倍上百倍的市盈率,一次性就能獲得幾倍幾十倍的利潤,可比直播平台掙得那仨瓜倆棗多多了。

平台需要漂亮的業績,於是壓力傳導到直播公會,又傳導給各個主播,小主播們想獲得更多收入,大主播們想要更多平台的流量,都是想盡辦法發展自己的粉絲群體,吸引那些願意消費的粉絲觀眾,以獲得更多的收費禮物,更好看的直播成績。

那些願意刷禮物的用戶從粉絲直接升級成了主播口中的大哥,大爺,隻要刷的禮物夠,讓主播叫爸爸都沒問題。

那些成名的大主播還可以保持基本的尊嚴,更多的中小主播就隻能在生存和尊嚴麵前二選一了,對大多數主播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反正都是要錢,跟誰叫爸爸有差別嗎?

這些還隻是直播間裏麵的情況,至於下播之後,主播和那些粉絲大哥,大爺們會發生些什麼,對於大多數看熱鬧的普通遊客來說,就隻能無限遐想了。

為了刺激遊客消費,平台也是絞盡腦汁,各種付費禮物不斷增加,特效一個比一個炫酷,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主播之間的PK功能。

兩個主播輪流表演才藝,下麵的粉絲們比拚刷禮物,禮物多者獲得勝利,失敗的主播就要接受懲罰,唱歌,跳舞,或者體罰由獲勝直播間的刷禮物最多的粉絲決定,以此刺激觀眾們刷禮物。

大平台的遊客數量比較多,一些新興的直播平台為了掩飾尷尬,取消了顯示直播間在線人數的功能,發明了所謂的熱度值。

通過一番秘而不宣的公式,把在線人數、瀏覽人數、互動人數、互動次數以及禮物價值等多個因素綜合起來計算熱度值,每個平台算法都不一樣,跟奧運會獎牌榜一樣,怎麼樣有利於自己的宣傳,就怎麼樣計算,主要就是講究一個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