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河南燴麵(1 / 2)

呼呼軟件還沒有任何的贏利模式,僅憑三個月在全球破千萬的下載量,不需要服務器支撐的去中心化運行能力,就有風投公司給出了十億的估值,表示願意投資。

公司的注冊資金隻有一百萬,三個月增值高達一千倍,他們幾個人這時候賣掉股份,馬上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了。

這時候賣掉股份當然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知道,十億估值還隻是開始,程序下載量會持續增加,公司的估值會隨著用戶數量增加繼續走高。

一切變化來的太快,不止佟薇薇不適應,大家都不太適應,當然也包括曾凡。

有人分擔大部分外圍編程工作後,他的工作輕鬆了許多,不需要熬夜去搞了,程序的更新也沒有那麼急迫,他的時間自由度也增加了。

他是老板,照理說用不著按時上下班,不過三個月來,他還是以身作則,上午很早就到公司,下班時間過後才離開,並不想搞特殊化。

工作時間和以往一樣,可是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為自己工作和為老板工作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曾凡的住處離公司隻有一站地,幾公裏的路程,乘地鐵幾分鍾時間,他買了輛二手山地自行車,每天騎著上下班,也不過十多分鍾時間。

之所以買二手自行車,主要就是價格便宜,丟了不心疼,自己的車子不像共享單車那麼多限製,可以從這邊門口騎到那邊門口。

上下班的路上,隨便找個小店就能把早飯晚飯解決了。

連續三個月時間,曾凡已經形成了習慣,省時又省力。

每天下班後,回到住處,看看書、刷刷視頻、看會直播,然後睡覺,日子過的簡單又充實。

佟薇薇曾經建議他搬到軟件園附近的公寓去住,不過問了那邊租房的價格後,曾凡果斷的拒絕了。

他是老板,也擔任公司的技術總監,現在每個月領兩萬塊工資,可舍不得拿出大半工資去租房。

在沒有真正的實現財務自由之前,他還做不到那麼大手大腳的花錢,現在的住處他感覺也夠用了,不想隨便搬家。

下班後,騎上自行車從軟件園出發,向東要從京新高速,京藏高速下麵橋洞經過,才能回到他住的小區。

過去這裏都是農村,現在緊鄰上地開發區,道路兩邊既有林立的高樓大廈,也有繁忙的建築工地,還夾雜著許多低矮的村民自建房,臨街門市房開著各式各樣的小店。

曾凡和大多數打工族一樣,還是習慣在這些便宜的街邊小飯館解決一日三餐,經濟又實惠,衛生條件是差點,不是所有人都那麼講究,隻要吃不死人,味道不是太差,這樣的小店就不愁沒人光顧。

每天上下班來回走這條路,他已經選定了幾家味道還不錯的小飯館,每天會根據心情隨意選擇一家解決早餐或者晚餐。

穿過京新高速不太遠,路南邊一個胡同裏,有一家河南夫妻開的麵館,主營河南燴麵,特色就是量大實惠,座實的大湯碗,寬寬的麵條,濃鬱的羊肉湯,想想就能流口水。

燴麵湯汁不像板麵那麼重油重辣,吃起來另一番風味,曾凡不會天天吃,但是幾天不吃還會想,隔幾天就吃上一回。

麵館開在一個村民的院子裏,院子搭上了半透光的彩鋼頂棚遮風擋雨,附近有幾個大型建築工地,這個麵館的主要客源就是這些工地出來的民工,因為味美量足的口碑傳了出去,也有不少曾凡這樣的上班族來光顧。

正是下班的飯點,院子裏人滿為患,沒有單獨的空桌,曾凡還是和一個穿著白色大背心,看上去三十多歲的光頭漢子拚桌。

簡易的長方形小桌子可以容納四個人一起就餐,曾凡拉開紅色的方形塑料凳坐下,拿過一雙一次性筷子放在麵前,等著自己的麵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