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采石(1 / 2)

木屋建成的時候,用來散熱的石頭他沒有特意選擇,就是在木屋附近撿了幾塊,都是花崗岩。

現在準備研究石頭,他又特意收集了其他幾種常見類型的石頭,玄武石、大理石、石灰石都能找到,也拿到了木屋,方便進行比較研究。

四種也是最典型、最常見的岩石種類,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三大種類都包括了。

玄武岩和花崗岩都是火成岩,由岩漿冷卻形成的岩石,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矽和鋁鐵鈣鎂鈉等金屬氧化物,隻是各種成分比例有所差異,結晶顆粒度不同,兩種石頭都是很優良的建築材料。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玄武岩是噴出地表的岩漿快速冷卻形成,結晶顆粒較小,質地較密,在所有岩石種類裏麵,莫氏硬度5-6,屬於中等硬度,僅比花崗岩差一些,因為顆粒度細密不易風化破碎,耐久性強於其他岩石種類。

花崗岩則是岩漿在地殼深處緩慢冷卻形成的岩石,通過地質運動來到地表,因為冷卻時間漫長,結晶顆粒較大,耐久性隻比玄武岩差一些,在主要岩石種類裏麵硬度最高,用作建築材料,具備非常突出的綜合優勢。

石灰石屬於沉積岩的一種,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地表沉積物質長期埋在地下形成,強度低不耐腐蝕,不適合直接做建築材料,最大的用途是燒石灰或者水泥,算是間接的建築材料。

大理石則是變質岩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類,是石灰石和白雲石在地下高溫高壓的環境中,互相融合產生出來的岩石,強度比石灰石略高,但也不耐腐蝕,優點是紋理漂亮,適合做裝飾建材。

山穀周邊都是取之不盡的石頭,哪怕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強度也比燒製的青磚大很多,燒製青磚還需要大量的木材,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並不少,於是曾凡最終決定開鑿石頭用作房屋地基。

他現在的感應能力可以改變自身的細胞結構,能讓鈦金屬快速成型,能淩空編織衣物出來,開采石頭似乎也應該有可能做到,關鍵還是要搞清楚石頭內部的結構,找到其中的薄弱點才能發揮作用。

感應能力的基礎是一種非常微弱,又似乎無所不在的能量,隻要找對了方法,就能做到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這種能量可以穿透鋼筋混凝土,穿透致密的岩石,金屬,甚至穿透時空的屏障,將自己的思維投送到另一個世界,現在用來開采岩石,應該也不會太難。

關鍵還是曾凡需要的數量有點多,他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提高效率的辦法,隻用錘子鐵釺子的蠻力開采不是不行,隻是時間上有點緊張。

這些常見石頭的內部結構曾凡不是第一次研究,剛開始找鐵礦石就研究過一遍了,隻是那時候他的微觀感應能力很普通,隻能感應到岩石內部一些簡單的情況,並沒有太多收獲。

現在微觀能力推進到了微米以下,感應到的信息當然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他能感應到岩石內部無數的縫隙。

有了這樣的能力後,哪怕繼續用原來的笨方法開采,效率也能得到極大提升。

他的鐵釺子可以找到最佳擊打位置,減少很多無用功,也等於提高效率了。

不過那樣節省的時間仍然有限,一塊一塊的開采,到入冬前仍然開采不夠他需求的數量。

曾凡走到外麵,實地考察山穀周圍的山體,他希望找到較大的不穩定岩體,那樣一下子搞下來一大塊,更加省時省力,還能減少未來的安全隱患。

西麵最高的山峰主體都是花崗岩,曾凡山洞所在的山丘,以及東麵一係列的山丘主體大多都是玄武岩,顯然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火山噴發後的遺跡,周邊一些零星的山丘是大理石或者石灰石混雜在一起。

他找到的那個鈦鐵礦礦脈在北麵幾公裏遠的一個山穀裏,被壓在花崗岩山體的下麵,弄幾筐回來冶煉還行,要是開采上千方的花崗岩回來,那就有點太自找麻煩了,他還是希望就近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