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來一家帶著曾凡的藥瓶離開了。
曾凡沒有去楚瓷廠繼續研究燒瓷,回到小樓的一層客廳,已經臨近中午,他知道楚妍就快回來了。
這幾天他頻繁穿越到蠻荒世界,在那邊進行基因編輯實驗,今天拿出來這兩種治療菌已經是第五代產品了,確認沒有問題才在這邊製造出來。
他的研究成果當然不止這兩種菌群,原先他想通過改造蘆薈和仙人掌這樣的特殊植物當作食品,用來幫助普通人修複全身細胞缺損,達到他現在這樣的身體素質。
深入編輯細菌的基因後,曾凡發現完全可以不用那麼麻煩,通過一係列不同的功能菌群,就可以完成他過去對自身做的所有細胞修複工作,雖然時間要更長一些,可是安全性也會提高,全身各係統修複可以設計的更合理,菌群做這些工作也可以更加持久。
既然所有細胞都能修複,人類的所有先天缺陷、生理性疾病都不再是太難的問題了。
當然,思維認知混亂引起的精神疾病不確定管不管用,別的病曾凡能拿自己的身體進行實驗,精神病他自己沒法實驗。
理論上,如果這些菌群的功能得到確認,把它們變成人類的共生菌群,普通人不需要改變基因,不需要像他這樣修煉,也能做到長生不老。
這些,也隻是最理想的狀況。
不過,通過治療菌治愈人類大部分生理性疾病和身體殘缺,曾凡覺得努努力還是有可能做到的,至於長生不老,如果一個人的自身認知跟不上,可能長久的活著也是一種痛苦,或者成為社會的毒瘤,也未必是好事。
相比之下,讓何芳做的治療實驗,也算對外界的一種試探,看看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如何。
對於治療菌的效果,曾凡還是很有信心的,這也是基於他這段在蠻荒世界的研究,對包括自己在內,多種生物的基因編碼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交給何芳帶走的治療菌也隻是他最初級的作品,如果能得到普及,對大多數病人都算是好消息,可以減輕不少人的病痛折磨。
治療菌在醫院實驗室隻需要消耗少量葡萄糖,就能不限量的培養,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能讓所有病人都得到相同的治療,還可以減輕很多低收入患者的負擔。如果大規模的普及開,能受益的人更多,從做善事的角度來說,可比他在家裏挨個幫人看病有效率多了。
細菌隻是最初級的生命物種,曾凡當然不會止步於此,當前他的興趣轉移到了更高級的昆蟲身上。
剛學編程的時候,他也是先易後難,先做反恐外掛,再做魔改紅警,最後才獨立做大型遊戲,研究基因編碼也遵循相同的規律,幾種治療菌就是他的練手作品。
跟微米尺度的細菌相比,肉眼可見的昆蟲就複雜多了,無論是堿基對數量,還是身體結構,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別。
不過自己的身體這麼複雜的係統曾凡都研究過了,相比之下,昆蟲的身體結構還是簡單許多,隻是要對照堿基編碼把各部分結構和功能都搞明白,也需要不少時間。
原先曾凡的對身體的研究都是在細胞以上層麵,勉強到蛋白質的層次,現在要從生命最基礎的堿基序列開始研究,難度當然上升了一個層次。
好在原先的研究不算白做,所有生物的蛋白質都有很多相同相似之處,每個基因對應一種蛋白質,這部分編碼堿基序列他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主要的精力都在研究蛋白質功能用法的非編碼堿基序列。
曾凡當前主要目標就是昆蟲中的最有代表性的種群,螞蟻。
根據當前的古生物研究得到的結論,至少在一億兩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就已經有了螞蟻的存在。
在地球上,除了兩極和高山的雪線以上的極寒區域,螞蟻幾乎遍布陸地上的所有角落,因為微小的體型和廣泛的食譜,讓它們有了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單純以數量而論,動物界應該沒有哪一個種群總量能超過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