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天幫人治病那兩個小時外,曾凡大部分時間都在後院的樹下待著。
六月的氣溫已經很熱了,不過有小樓和樹蔭的遮擋,還有院子裏大片的植物,他躺在一個單人竹床上,享受著陣陣微風,每天都過的很愜意。
躺在這裏當然不是無所事事,而是進行自己的思考,好在其他人已經習慣了他的作風,都見怪不怪了。
從蠻荒世界回來後,曾凡沒有忙著複製那個世界研究出來的新型螞蟻,在這裏他不需要開山,清除翡翠石粉中的雜質也不是很著急的事情。
他想著把無籽瓜在這個世界複製出來,可惜似乎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難題。
明明很簡單的堿基序列,他憑借超強的記憶能力可以分毫不差的編輯出來,移植到一粒黃瓜的胚芽細胞中,可是毫無反應。
換其他的種子也是同樣沒反應,直接移植入黃瓜的活細胞中,放在營養液進行培養,也同樣的沒反應。
嚐試了十幾次不同方法後,曾凡終於確定了,這種看似簡潔的堿基序列其實並不簡單,似乎有著獨特的防複製功能。
破解不了這個功能,他不可能在這個世界種出同樣的無籽瓜。
無籽瓜的九千多個基因中,絕大部分都是人類需求的營養物質,還有很多是對人體很重要的生物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複人體最常見的細胞核磨損,治愈大部分疾病,延緩衰老速度。
隻有不到五百個基因曾凡在自己體內沒見過,應該是無籽瓜特有基因,也是能不能複製出來的關鍵所在。
這些基因中又有四百多個涉及到無籽瓜的根係、藤蔓、開花、結果的生長控製,這些對曾凡來說也不是很難理解,後院很多植物都可以參考。
真正讓曾凡難以分析明白的是最後七十多個並沒有蛋白質編碼的基因,這些應該才是控製無籽瓜生長的關鍵所在,它們屬於程序中的底層規則模塊。
這種編程手法曾凡感覺和自己的風格很相似,別人哪怕破解了程序,獲得了全部代碼,也難以搞明白自己的控製邏輯,更別說進行盜版了。
既然難以破解這些基因的控製規則,索性就不費勁,無籽瓜的思路曾凡明白了,以他現在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己重新編輯一套達到同樣功能的堿基序列,創造一種其他類型的果實,沒必要弄一模一樣的。
其實,有了通過共生菌群修複人體細胞,讓普通人也能長生不老的想法後,曾凡對培養新型植物的念頭已經打消了不少。
了解無籽瓜的設計思路後,他覺得這種果實也有用處,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認知達不到一定水平,長生不老也未必是好事。
不能克服自己的低級欲望,為了追求短暫的快樂不顧一切,對整個社會的影響負麵大於正麵,破壞大於建設,這樣的人,自己活的痛苦還拉著別人一起受罪,就算活得再久又有什麼意義呢。
通過提供這種不同功能的特殊果實,對人群進行篩選,從而引導人類整體提升認知,讓人們更注重自我修養的提升,活得舒服自在的同時還能為社會做一點貢獻,讓整個社會趨向良性運轉,或許也是一種可行的路徑。
有了大致的思路後,實際做起來就快了許多,用感應能力重編堿基序列比他手敲代碼輕鬆的多,躺在那裏就做了,甚至還可以思考一些其他問題。
曾凡不在意改造作品有沒有獨特造型,先拿距離最近的黃瓜西紅柿改造,這也是最常吃的蔬菜,讓它們更有營養一些,結果更快一些。
他也借鑒了無籽瓜的思路,開花結果速度快,根係發達茂盛,不依靠地麵光合作用也能生存,就是不能擴張,更不能移栽種植。
這些作物果實還可以搭配伴生菌群進入人體,起到一定修複細胞功能,可以治療特定係統的疾病,也不枉曾凡這段時間下的功夫了。
瑞麗屬於亞熱帶,冬天氣溫也很少到零下,因為地處高原,夏天也沒有北方那樣炎熱,大部分樹木都可以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