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隻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很少有人知道排名第二的喬戈裏峰,高度八千六百一十一米,比第一名的珠穆朗瑪峰隻低了二百多米,攀登難度卻高了一個等級,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最難攀登的山峰。
喬戈裏峰位於華國西部邊陲與巴基斯坦交界處,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頂部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奇險無比。
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麵積較大,平均坡度超過四十五度,登頂路線陡峭險峻,地形複雜,必經的冰川中布滿明暗裂縫,還有隨時可能掉落的懸垂冰塔,攀登難度極大,一不小心就會墜落冰澗或者懸崖,救都沒法救,很多人都沒法收屍。
二零零七年以前,登頂喬戈裏峰的不到二百八十多人,死了六十多個,成功登頂的大多都是從巴基斯坦一側南坡或者西坡上去,華國這邊的幾條路線地勢險峻,氣候更加複雜多變,攀登難度更大。
七八月份是北半球最暖和的時候,這個時候喬戈裏峰雪線升高,山上風速相對較低,也是攀登的最佳時間段,幾乎每年都會有多支不同的登山隊過來挑戰,不過能最終成功登頂的寥寥無幾。
西安和喬戈裏峰幾乎位於同一個緯度線上,直線距離兩千八百多公裏,有了飛鷹網絡測繪的高精地圖數據,曾凡毫不費力的直接傳送到了峰頂之上。
他可以為了旅遊或者鍛煉身體爬山,卻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參加攀登挑戰,也難以認同那些登山者的行為,不過既然要來,當然要在峰頂上看看風景。
可惜山頂的風速超過每小時一百公裏,周圍都是大風卷起的雪霧,遠處四周都是連綿的雪山,實在沒什麼看頭。
登山的人要根據氣象預報選擇適合的天氣才會進行攀登,通常都會從出發點沿著登頂路線建立幾個營地,分段攀登,整個過程通常要持續好多天。
曾凡在山頂展開感應能力,附近不僅人跡罕至,連動物植物都難以生存,他的感應範圍也因此格外的廣闊。
不僅喬戈裏峰周圍幾條山脊在他的感應範圍之內,最遠他可以感應到十幾公裏之外的山腳下,那裏通常是各個登山隊大本營所在。
今年的登山活動結束的比較早,各條路線都沒有人,感應到的情況與飛鷹偵察到的情況一致,也讓曾凡可以放心進行自己的實驗。
他不確定會不會有未知危險,沒有人才更能放開手腳,萬一出事故,他一個人跑起來沒有心理負擔。
領悟了時空位移的技巧後,曾凡的感應範圍也擴大了很多,在終南山周圍畢竟還有人,感覺還不太明顯,到了這個方圓幾十公裏甚至一兩百公裏無人的所在後,他的感應範圍可以擴展到最大,完全不受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影響。
改變最大的還不是感應範圍,而是感應穿透能力。
原先他的感應範圍更類似於人的視線,在空曠地方可以很大,範圍內的山體或者樹木,建築物都會有遮擋作用,會壓縮他的感應範圍。
現在曾凡的感應似乎可以不受這些東西的影響,無論周圍的空氣,還是下方的冰雪堅硬的山體,都無法阻攔他的感應,仿佛以他的身體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球形感應場,感應場內的一切都可以當做不存在。
在這個感應場內,他可以通過感應能力對任意位置的物體施加影響,以前隻能在微觀世界影響細胞或者分子原子的能力,現在突然擴展到了宏觀世界。
在人多的地方顧忌太多,不好隨意施展,這個廣闊的無人區域就不怕了,他可以放開手腳進行實驗。
喬戈裏峰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中部,青藏高原的西端,山腳的海拔就在四千多米,遠高過東部地區的大多數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