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棉花糖(1 / 2)

西安的廠區投入使用後,飛鷹的產量增加到每天一千五百隻以上,這段時間下來,地球上空巡航的飛鷹數量已經超過了兩萬隻,基本上實現了全球覆蓋。

加上曾凡升級了張自力提出的攻擊能力,可以說全球的所有飛機、導彈發射井、軍艦、潛艇都納入了監控範圍,理論上大部分遠程核打擊都可以被有效攔截,核大戰已經打不起來了。

華國的核政策就是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前這個政策隻能用來約束自己,現在忽然就有了可以約束全世界的能力。

有了覆蓋全球的飛鷹網絡,不僅可以直接擊毀所有核武器載具,連一些中短程導彈都能直接攔截,飛鷹超強的隱身和偵察能力,搭配超音速攻擊實在恐怖,幾十厘米的鋼板都能輕易割開。

幾十次不同類型的攻擊實驗無一失手,無論是空中的飛機導彈、陸地的坦克裝甲車、水麵艦艇、還是水下潛艇,都無法逃脫飛鷹的追蹤和攻擊。

攻防兼備的飛鷹網絡,讓華國一下子有了製霸全球的能力,至於這個能力該怎麼使用,要不要公開,那就不是曾凡操心的事情了。

反正最高權限他已經交出去,他自身的權限當然沒有解除,更不會隨意動用,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必要再用。

曾凡已經開發出了區別於飛鷹網絡的新係統,借助於反引力和矽材料研究的突破,他又設計出一種可以固定漂浮在指定區域的新裝置,可以起到地麵通訊基站一樣的作用,更好的實現全球的網絡覆蓋。

這種新型通訊裝置正常體積有足球大小,外形很像棉花糖,主要材料是矽納米管,內部結構網絡類似於能量球,但是密度低了幾個數量級,納米結構更類似於氣凝膠,不借助反引力功能,也可以長時間漂浮在高空。

他索性就給這種裝置起名棉花糖,形成的網絡自然就是棉花糖網絡,以後搭配神鷹眼鏡,不僅可以實現高速寬帶通訊,還可以提供超強的算力和存儲,組建起獨立於現有互聯網的新型網絡。

棉花糖同樣繼承了飛鷹的全域隱身能力,具備一定智能,不同的是它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質地既輕又軟,任何微小氣流都會自動避開,不會對飛行器或者各種鳥類造成危險,可以固定停留在八萬米以下任何高度的近地空間,依靠吸收太陽能、宇宙射線、空氣熱量儲能,實現長久續航。

極大的覆蓋空間,可以讓棉花糖網絡能實現亞毫米波以上的頻譜通訊,在現有的理論基礎上,可以實現每秒萬兆級別的下載速度。

不過這些功能還不是最主要的,實驗過程中,曾凡發現隻要區域內棉花糖達到一定數量,通過協調就可以幹擾一定範圍內的大氣運動。

由此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通過覆蓋全球的棉花糖網絡協同配合,那不就有可能實現氣象調控,真正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就算不能改變大氣環流的整體趨勢,應該也可以實現局部氣候的調控,幹旱的地方多下一些,雨多的地方少下一些,提前阻止那些破壞力巨大的台風形成。

在碦喇昆侖山脈和亞平寧山脈的地下空間,無數的微型機器人日夜不停的生產,比飛鷹結構更簡單的矽基材料棉花糖被大批量的製造出來。

每隻棉花糖的靜質量五十克,一噸矽納米管可以製造兩萬隻棉花糖,如果要實現全球網絡覆蓋,需要五千萬隻以上。

現實情況並不需要這麼高的密度,根據神鷹眼鏡用戶的數量,每隻棉花糖可以同時服務一千個用戶,就算全球六十億人都用上神鷹眼鏡,理論上六百萬棉花糖也可以實現全覆蓋了。

當前地下空間的生產能力,這也不過是一個星期的產量,盡管需求量大,卻可以比飛鷹網絡有更強的補充能力。

不過曾凡想要進行天氣操控實驗,帶電荷的雲層蘊含極大能量,一個霹雷就可能會損失一大批棉花糖。

想要調控全球的天氣,就需要再多上幾個數量級,達到數億數十億,甚至更高的數量,並且還有可能會不斷被消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