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一座不知名的峰頂上,曾凡距離雪麵十厘米的高度,懸空盤坐在那裏,沒有開啟裝備的防護,他自己的身體也能抵禦零下幾度的寒氣。
曾凡覺得這種低溫帶來的刺激有助於思考,他似乎明白了,為什麼有特殊感應能力後,他仿佛開掛一樣,做什麼事都能很快取得成功的原因。
他的感應能力類似於一個放大鏡,可以聚焦他的意識,加上他足夠的專注和自律,知行合一可以減少內耗,讓他能很大程度決定物質的表象。
換一種說法,自從獲得感應能力後,在曾凡的意識主導下,就已經在不停的穿越時空了,與大多數人被動穿越不同,隨著他有針對性的認知提升,他的穿越主動性更強,精確性也更高,給別人的感覺就像開掛一樣,做出來種種不可思議的創舉。
微觀粒子可能有多種同時存在的多種形態,這也是量子力學的主要論點之一,人類現有的觀測手段有限,隻要他的意識感知到的微觀世界,在基本規則中存在可能,在他的意識主導下,就能決定粒子的塌縮狀態,微觀粒子的狀態決定宏觀世界的表象!
他感知到微觀世界的運行規律,就能根據這個規律建構出他想要的宏觀世界,從而進入相同的平行時空。
這就是意識決定物質,哪怕隻有億萬分之一的概率,在曾凡這裏,也會確定為百分之百,穿越進入他想要的平行時空。
無論這個平行時空多麼的顛覆常識,多麼的不可思議,隻要不違反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則,就能穿越進去,或者說憑空產生出來。
在曾凡的推測中,無數微觀粒子構成的當前宇宙,同時存在無數平行時空,數不盡的平行時空本來就一直存在,人的意識認知隻是發現和進入而已。
人類認知的物質世界基本規則,也隻是一個表象,在別的平行時空,可能會是另一套差異很大,或者截然不同的規則,就是所謂的萬法皆空。
想要穿越到通常意義上的平行時空,比如過去、未來、蠻荒世界,就需要構建出一套對應的,足夠詳細的,完整的認知體係,或許還要找到那個平行時空的錨點。
當前所處的世界既是真實存在,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幻象,也就是所謂的諸相非相。
相對於包容一切的高維空間來說,一切的空間和時間,一切的物質和能量,本來就相當於不存在,一切表象隻是一種瞬時狀態而已,無數的瞬時狀態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個平行時空。
就好像無數色塊組成的色盲檢測圖,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數字或者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同時存在,隻是每個人的視覺感知存在差異。
高維空間和無數平行時空組成的當前宇宙,應該是同時存在,或者說都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類似於道家學說中的陰陽太極,高維空間相當於太極,包容一切卻又沒有任何確定實體,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進而衍生出當前宇宙中的一切。
一陣冷風吹過,曾凡感覺到一絲寒意,他的心裏卻很火熱,似乎要參透當前世界的本質。
這些虛無縹緲的理論猜想對別人可能用處不大,對於他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曾凡感覺如果想通了這些,或許他真的能實現平行時空的穿越,不是有去無回的那種,而是可以像烈火星那樣,想去就去,想回就回,不僅自己能去,還可以帶人有去有回。
現在還隻是一種猜測,他得想辦法驗證前麵的那些假設,證實自己的猜測,尋找要穿越的平行時空錨點,嚐試進行穿越實驗。
他自己當然不會衝在前麵,乾坤葫蘆也不方便冒險了,可以繼續用空間合金顆粒做探測器,廣泛撒網重點培養,隻要思路沒問題,早晚能成功。
想到乾坤葫蘆,曾凡忽然覺得自己有點燈下黑了,既然推測每秒鍾都在被動的進行數億次的穿越,本身就生活在無數的平行時空中,自己要要驗證的應該是另一種平行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