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黑衣少年提著兩盞琉璃燈在前麵領路,他們一行人騎著馬沿著寬敞的街道前行,向著北麵走去。
這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天上並沒有月亮,兩側的房屋零星露出暗黃的燈光,馬蹄聲噠噠噠的敲在石路上,聲音格外的清脆。
元詡三歲被立為太子,六歲登基為帝,從懂事開始就沒有自由,親身經曆的兩次政變,都以他的名義進行,可又似乎與他無關,現在親生母親都想要他的命,元詡已經習慣了別人都不把他這個皇帝當回事。
“那位曾神醫是什麼樣的人?”元詡沉默片刻問道。
“深不可測!臣每次與他交談,都受益良多,曾神醫尤為推崇孟子民本思想,又有所不同,他主張平等不平均,這裏所有資產都為公有,免費為居民提供房屋、飲食、服裝,分為三等待遇,根據每人能力、貢獻累積功勳值,功勳值決定個人待遇等級,如被驅逐或者主動離開,剩餘功勳可以轉換為金銀或者這裏的物資帶走!這裏沒有圍牆,大部分人都願意為守衛書院慨然赴死!”元珽耐心的講解道。
“朕該如何說動曾神醫出兵?”元詡聽不太懂,他更想知道如何借兵。
“改元正光之後,臣再沒見過曾神醫,這裏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現在書院由內部推舉的九人委員會共同決策重大事項,一會就能見到他們,陛下需要至少說服其中五人支持才行,否則隻能在這裏避難了!”元珽回答道。
“讚同為朕出兵者,封王如何?”元詡能拿得出手的隻有空口許諾,即便如此,王爵也不是隨便就能封,他的內心也經曆了一番掙紮。
他們一行人已經走到了山腳下,議事堂就在山上不遠處,元珽心中歎了口氣,語重心長的說道:“九人皆是萬裏挑一,人品、才能、性情俱是上上之選,能打動他們的隻有陛下的誌向和決心,以及履行約定的誠意!”
元詡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琢磨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場麵。
一棟十丈餘高的大殿出現在前麵,在夜色籠罩之下,看上去莊重威嚴。
殿前廣場上,數千人的方陣整齊排列,所有人身穿黑衣,赤手空拳靜靜站立在那裏,卻給幾個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方陣前麵一字排開站著九個人,也穿著同樣的黑色服裝,衣服左胸前麵同樣有一個矩形黃銅標誌牌,不同的是這些人的標誌牌大上一號,上麵的字符和名字更加醒目。
領路的人停了下來,手提燈籠站在兩側,元珽和幾羽林軍翻身下馬,隨後扶著元詡下馬,走到幾個人前麵。
洛西書院這些年高速發展,還始終保持獨立性,當然不可能對外界信息不聞不問,憑借眾多別無分號的產品,他們在各地建立起龐大的經銷隊伍,擁有領先於這個時代的情報網絡,元珽帶著皇帝還沒有出城,他們就已經得到消息了。
出逃的皇帝,那也是皇帝,九個人躬身行禮,算是給足了皇帝麵子,在這裏沒有三跪九叩的規矩,元珽當然也介紹了這裏的習俗,把九個人給元詡逐一介紹認識。
元珽雖然經常來這裏,常打交道的也就兩三個人,別人也隻是認識,算不上熟悉。
九個人裏麵最大的也不過四十餘歲,大多數三十上下,還有兩個更年輕,看上去也就二十左右。
所有人都光麵無須,頭發極短,勉強蓋住頭皮,仿佛幾個月沒剃頭的和尚。
簡單的介紹過後,元珽比較熟悉的一個叫武雄的年輕人轉過身,麵對廣場上列陣的人群啪啪拍了兩下掌,人群中有人發令,陣勢從中裂開,所有人整齊的向兩側移動三步,轉身相對,讓出一條一丈寬的通道。
一個簡單的陣勢變化,帶給元詡極大的震撼,羽林軍號稱精銳,可是也做不到如此整齊劃一,這些人拿起武器,沒人能懷疑他們打不了仗。
武雄在前麵領路,元詡和元珽緊隨其後,其他人跟著進入議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