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鄉回到北京的家中,薑鴻辰將帶回的家鄉土特產歸置儲藏室。稍作休息後,妻子嚴忻瑗開始忙碌地準備晚飯,而女兒則略顯疲憊的去自己的房間休息。薑鴻辰,打開電腦,登陸QQ。看到屏幕上閃爍的企鵝標誌,點開後發現是薑鴻辰曾在丹東出差期間結識的朋友給他留下的消息。
消息告訴薑鴻辰,東寧金光寺的方丈去年已經圓寂,而圓寂的時間正巧是智真法師出家的一百周年。這個消息讓薑鴻辰感到深深的哀痛,但薑鴻辰又深感榮幸,曾有機會結識這位尊貴的高僧,並在他的點化和開示下受益頗深。
此刻,薑鴻辰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人心皆有佛,這尊佛可賦予我們智慧與力量,引領我們在人生中不斷地向前。”想到這,薑鴻辰開始回顧那過去的日子,思緒中凝聚著當年與高僧交往時的點滴記憶,仿佛就在昨日,曆曆在目。智真法師慈祥的麵容與娓娓道來的教誨仍讓薑鴻辰感悟良多。
1997年,薑鴻辰因為工作需要,來到了中國東北的邊陲小縣東寧。這裏秀美的風光和獨特的人文底蘊深深吸引了薑鴻辰。
有一天,當地人告訴薑鴻辰和他的同事,這裏正在修建一座寺廟,由一位104歲的老和尚主持設計建造。得知此消息,薑鴻辰的同事就建議去探訪一下這位長者,向他請教並領略他的教誨。聽到這話,薑鴻辰和另一位同事熱情地表示出了強烈的興趣。
第二天的清晨,薑鴻辰和同事三人,準時乘坐三蹦子前往這座正在建設中的寺院。抵達目的地後,出租車司機告訴他們接下來的一小段路需要步行,距離不遠。於是薑鴻辰和同事三人沿著一條土路,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前走去。不到十幾分鍾,他們便來到了寺廟的施工現場。望著已經建成的大殿和正在進行的院落和偏殿工程,薑鴻辰感到一股欣喜和期待。周圍忙碌的工人和虔誠的信徒,以及撲鼻而來的木材和油漆的氣味,營造出一片熱鬧而祥和的氛圍。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僧人走出寺廟,他向薑鴻辰他們迎來。薑鴻辰對他表示敬意,並向他講述了自己和同事的來意,希望能有機會見到那位百歲老和尚,並聆聽他的教誨。
年輕僧人說,方丈已經感知到來客,讓他前來接幾位施主。年輕的僧人默默地帶領我們進入了寺廟。我們穿過還在建設中的長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沉香香氣和悠揚的木魚聲。終於,我們來到了方丈室。
在方丈室裏,終於見到了老和尚。他靜靜地坐在床邊,晨光灑在他的僧袍上,映襯出一種莊嚴而溫和的氛圍。我們虔敬地向他行禮,並在他的示意下坐下來,開始了交談。
通過聊天,我們了解到這位年過百歲的老和尚竟是當時中國佛教界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的師弟,智真法師。1995年5月,智真法師受東寧佛教信眾的邀請從齊齊哈爾大成寺來到東寧講法。因為看中東寧這個擁有優越的風水寶地,決定留在這裏,在有生之年建一座寺院。他已經是102歲高齡,講完法課後,便親自率領僧眾到處化緣,一年後,也就是1996年,金光寺在智真法師的帶領下建成了。
薑鴻辰望著麵前的智真法師,深深合十後輕聲開口:“阿彌陀佛,尊敬的法師,我一直在思考一句佛經中的言辭,這句話是:‘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能否請您引導我如何去理解這寓意深遠的教誨呢?”
智真法師說:“佛家經典中中的這句話:‘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這句話揭示了佛教中化解罪業、淨化心靈的智慧。我們都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犯錯,但隻要我們及時反省、真心懺悔,便能清除心靈的汙點,重新獲得純淨之心。”
薑鴻辰認真聆聽,回應道:“法師,那麼如何麵對那些過去所造的惡業呢?如何消除業障、解開內心糾結呢?”
智真法師慈悲地回答:“消除業障的關鍵在於內心,隻有從內心深處真誠懺悔過錯,才能真正清洗罪業。佛教為此提供了多種修行方法,如念佛、誦經、打坐等。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逐步領悟佛學的智慧,從而化解內心的矛盾和煩惱。”
薑鴻辰領悟甚深,接著問:“法師,‘開悟’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我希望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層次。”
智真法師笑容滿麵地解釋:“‘開悟’是一種通達一切、無礙流通的境界。當你麵對自己的罪業和過錯時,勇敢地承認並深深自責,這便是消業障、解心結的第一步。之後,通過念佛、誦經、打坐等方法,你可以進一步領悟佛學的智慧,讓心靈得到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