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府君,客氣了,久仰久仰。”黃雲知道這個臨清知府姓陳,名字很難記,就也不用記住了。他沒聽說過這個知府,而且這個知府年齡比較大了,快六十了,也沒幾年好活了。
隻見這個知府胡子花白,身材不高,走路一顫一顫的,好像隨時要倒了一樣:“黃大人年輕有為啊,想當年啊……不說也罷,黃大人有何貴幹啊?”
“陳府君,我受直隸武毅軍所命,帶領武毅軍一營進軍臨清,穩定臨清態勢,掃滅叛亂,不知道府君有何安排?”
“黃大人,本知府安守本分,不知道黃大人何意?”陳誌福好像不太高興了,黃雲的上一句話好像是指責他無所作為。
“陳大人不要誤會,我一路行來,各縣義和團活動猖獗,唯有陳知府的府城穩定、和平。我隻是客軍,可能三五日就走,絕對沒有指責陳大人的意思。隻是想和陳大人在這些日子裏合作,穩定臨清。我想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吧?”
陳知府看著黃雲,好像要看出黃雲說話的真假,片刻以後,他深深的歎了一聲:“黃大人有所不知,我已經要告老還鄉了。隻是上方隻是不準,不知道什麼緣故……這些團匪,我也不知道他們想鬧什麼?我也想在高老還鄉之前做一些事情。可是,巡撫大人隻是不許。
“巡撫大人吩咐了,山東的團民隻是忠君愛國之民眾,各地不得過去苛求。所以,我這個知府也毫無辦法。如果去緝拿團匪,就違背了巡撫大人的命令;如果不去緝拿,整個臨清被他們弄的烏煙瘴氣……我這個垂垂將老之人,難道就要陪他們殉葬嗎?”
陳知府看著黃雲好像沒有興師問罪的樣子,就把自己的難處說了出來,他好像隻等著哪天能安全退休了。
“陳大人,前幾天,我從清平來臨清的路上遇到一股土匪。消滅了他們以後,繳獲了兩物,不知道陳大人認不認識。據那個匪首所說,這兩物是他盜自王府的聖物。不知道大人有何見解?”說著黃雲拿出兩個王府的金牌。
陳知府把金牌拿到手裏,仔細的觀看了半響,抬起頭問黃雲:“黃大人,這兩物件當真是從匪徒手中所得?”
“我哪敢瞞著陳大人,畢竟這是在陳大人治下所獲。那個匪首的名字叫王小二,據他供認,這是在某個強人手中所獲,是非常重要的物件。我想直接呈現給聶軍門,又怕這個物件是個無關緊要的東西,空惹得聶大人不快,所以請大人鑒定一番。”
“黃大人,能否把這物件讓與在下?另外,那王小二是否在押?能否轉由府衙關押?”陳知府看到這兩個令牌,再聽說有王小二這樣的匪徒作證,眼冒神光。
黃雲知道這個事情成了。
“陳大人這個不好吧。這個王小二已經被梟首,而且,我已經向聶大人彙報了,繳獲的東西情況聶大人完全知道。如果少了這兩個物件,恐怕不好向聶大人交代。還請大人明示,這個物件屬於何人?”
“哦,”聽到王小二已經死了,陳知府隻是哦了一聲,“先不說這物件屬於何人,黃大人準備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陳知府看不起兄弟了是不?如果這是個好事,事情在陳知府的地界發生的,肯定是陳知府指揮剿匪所得,兄弟隻是陪坐末座;如果這個金牌不好處理,那就由兄弟自己抗下來,兄弟我直接交給聶大人,隨便聶大人怎麼處理吧。我是剿匪所得,不管多大的功勞,總是有些功勞的吧?”
“黃兄弟,不瞞兄弟說,”陳知府改了稱呼,這對黃雲來說是個好事,“這兩件物品是皇家物品,絕對不應該出現在民間。所以,我說如果給聶大人呈上的時候,能不能稍微提一提愚兄的名字?”
“皇家物品?!”黃雲裝作興奮的跳了起來,“陳大哥放心,如果不是陳大哥提醒,我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粗野漢子根本不會知道。而且這是在陳大人地界剿匪所得,肯定是陳大人指揮有方了。我馬上就讓文書呈現剿匪過程,不會讓大人白白鑒定這一番寶物的。也請陳大人上奏的時候提兄弟美言幾句……”
說著,兩個人客氣一番,黃雲拿著兩個令牌走了。片刻過後,讓人送來吳佩孚編寫的剿匪過程交給陳知府。然後,黃雲把吳佩孚寫的報捷文書和令牌一起寄給聶士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