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雲當然不甘示弱,他讓十幾個人對著天空也放了一排槍。為什麼不讓整個四百多人一起放槍呢?白天的時候,都打過了,對方也知道自己的槍支不會少。隨便放幾槍,這是示意著自己不會軟弱任人宰割,放多了,那就是浪費彈藥了。
如果對方真的繼續接近,那就真的打了,白天的時候已經打了一場了,晚上再打,也沒什麼不好說的。天這麼黑,誰有能說的清城外是土匪還是官兵?打過以後,自己寫軍報報於聶士成,剩下的就看他怎麼在朝廷上打官司了。
城下的定武軍聽到城上的槍聲,停頓了一會,又繼續前進了。前進到一百米左右後,城上的四百杆槍終於一起向下射擊了。黃雲一邊射擊,一邊讓手下跟著喊著:“消滅土匪,堅決不讓土匪騷擾臨清城。打退團匪,保一方平安。”這些口號。
口號還是要喊下去的,讓雙方都能聽到口號,即使死傷慘重,報上朝廷以後出什麼事情了,黃雲也有話可說,把責任全推給對方,自己不用擔一點責任。現在臨清知府、知縣這些官員也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聽這些口號後,他們也好去寫奏折。
對麵的定武軍在第一排槍響的時候,倒下一些人。然後,他們也開始還擊,對著城頭胡亂的放槍。城頭的軍人打過一槍後,就躲了起來,子彈上膛後,又向下胡亂的放槍。
就這樣,呯呯啪啪的亂槍打了十幾分鍾。城牆上沒有傷幾個人,城下倒是倒下不少。畢竟,地形上城上有優勢,又有城垛擋住子彈,城下的人就吃虧了。
看著占不到便宜,城下的定武軍終於撐不住了,帶著受傷的人員慢慢的撤了下去。黃雲也命令不要繼續開槍。
這個過程即漫長、又迅速,即激烈、又平淡。總共也沒傷著幾個人,城上的武毅軍隻有被子彈擦破皮的三五個;城下看著倒了十幾個,恐怕真正死亡的也沒幾個。
打過一場後,城下的定武軍也消停了,晚上再也沒有來挑釁。就這樣平平淡淡的一直到深夜,出去打探消息的劉旺財終於平安的回來了。
“雲哥,打探清楚了。”黃雲看著沒什麼事情,也就沒在城上呆著,自己回到大帳見到了劉旺財,“對方是武毅軍炮標護衛隊,兩個營的完整編製,人數一千人以上。統領是段祺瑞段標統。”
“炮標?”黃雲奇怪了,打個義和團要炮兵幹什麼?難道那些義和團需要用大炮去轟擊?“他們帶來了多少門大炮?”
劉旺財看著黃雲奇怪的神情,也不知道黃雲在奇怪什麼:“沒有大炮,俺傍晚就開始觀察他們行軍,一路上也沒看到他們帶大炮。現在的營地裏,就兩個營的兵力,沒有炮兵。
“回來前,俺們還抓了一個舌頭。定武軍一個起夜的士兵被俺們抓住了,俺們一通嚇唬,全都說出來了。他們統領的名字段祺瑞就是俺們問出來的。據那個舌頭說,他們這次沒有帶炮過來。這次平亂帶來的僅有的四門大炮,也留在了威縣,沒有隨軍攜帶。據那個舌頭說,帶大炮會拖慢行軍速度。
“他們這次的目標是占據臨清城,據那個舌頭說,消滅義和團倒是其次的,那些義和團都不堪一擊。他們主要是想搶占臨清城,防備俺們武毅軍的。具體是為什麼,那個舌頭也不知道。看著實在是問不出什麼出來,俺就把他捆了,扔進一個幹溝裏去了,天亮後可能被發現。”
防備武毅軍?搶占臨清府?為什麼?黃雲自己也不需要臨清啊,如果真是要搶地盤的話,他寧願要濟寧府或者是濟南府的曆城,這個臨清對他來說真的沒什麼。從另外一方麵來說,現在也不是搶地盤的時候啊,清政府還沒倒台呢,搶來有什麼用?一個調令下來,搶來的地盤還是要交回去的。
黃雲想了半天,也隻想出了一個可能,那就是:定武軍和武毅軍的高層在爭奪什麼。聶士成給自己的命令也是沒說要消滅多少義和團亂匪,隻限時自己到達臨清城。看來那個軍令的潛台詞就是讓自己率先到達臨清城,然後守住臨清城了,消滅義和團的起義倒是其次的了。
算算雙方的力量對比,對方兩個營一千餘杆槍,沒有大炮;自己這裏一個營四百多杆槍,兵力上有劣勢。可是,自己有城池的優勢;對方又不敢不顧傷亡的攻城。這樣算來,自己還是有優勢的,不管怎麼樣自己都要阻止定武軍進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