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蝴蝶效應(2 / 2)

皇室典範是皇室製度的基本法律,1889年(明治22)於大日本帝國憲法之下製定。在明治憲法下,皇室典範異於一般法律,與憲法同為最高法規。明治憲法第一條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係的天皇統治之。」明治憲法係基於天皇主權的原理,由天皇總攬立法、司法、行政之統治權。此外,行政各部的官製、陸海軍的統帥、宣戰的公布、條約的締結等,都屬於天皇的大權。從此,天皇搖身一變,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神人」。

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仰望著他們心中神聖的天皇陛下,才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其實明治天皇並不比他們倆高多少,小日本都是矮子。隻是因為他是“神”,所以顯得那麼的高大。

“天皇陛下,因為西鄉從道錯誤的作戰計劃,以及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拙劣的指揮,導致我帝國無敵的聯合艦隊全軍覆沒。以至於帝國近5萬的陸軍陷入危局,他們是不可饒恕的。伊東佑亨現已自裁,請天皇陛下賜西鄉從道一死,以謝罪天下。”伊藤博文兩人跪在明治麵前,訴說著最新的戰況。

“八嘎!一群廢物。”一道淩厲的目光射向麵前的倆人,明治天皇腦子裏飛快的計算著。海軍的失敗嚴重的打亂了他對支那的作戰部署,也大大的打擊了帝國軍隊的士氣。看來替罪羊是必須得有的。

“我宣布撤消西鄉從道的所有職務,罪無可恕,三日之後斬首示眾。提原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升任海軍大臣,盡快組建新的海軍。伊藤由你負責落實。”

“嗨!天皇陛下,為了避免帝國5萬的陸軍精銳受到損失,這是我們最新的作戰計劃,請陛下過目。說著把他和山縣臨時製定的作戰計劃書,呈遞給了明治天皇。

看過計劃書,詳細的分析過後。明治搖了搖頭,知道這是目前為一的辦法,都是該死的海軍。“立即發報給伊川光和,命令其率領駐紮在支那所有的軍隊全部由陸路撤回朝鮮。外相陸奧宗光即刻與支那人聯係,進行談判。記住朝鮮必須是我們的,支那人還要賠償我們的作戰損失!”

“嗨!”倆人同時躬首答到。

1月24日上午,山東巡撫李秉衡八百裏加急快件送達京城。軍機處裏,軍機大臣翁同龢、李鴻章、榮祿、孫毓汶等人看過急件後,大吃一驚。急忙一起趕往養心殿奏明光緒皇帝,隻是臨走前榮祿找來親信,“拿我信物,速去頤和園參見太後,奏明山東有軍情急報傳回!”

“諸位愛卿,早朝剛散不久,又有何事如此急迫?”早朝散朝不到兩個時辰,軍機大臣全部又來覲見,讓光緒很是疑惑。

帝師翁同龢滿臉笑容,代表眾人發言到:“皇上,此乃喜事也。剛接山東巡撫李秉衡八百裏急報,前日下午倭人聯合艦隊大舉進犯威海衛。在北洋水師危急之際,不知何方神兵天助,大敗倭人,使其艦隊全軍覆沒。”說著皺了皺眉頭,隨即又釋然。“此外另有一事!”

光緒皇帝聽到這已經很是高興了,揮著手興奮的道。“還有何事,愛卿速速奏來。”

“倭人全軍覆沒後,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擅做決定,在無皇命的情況下,私自帶領餘下艦隊追討倭人去了,說是要盡收倭人占領之地。但微臣思慮,此乃丁大人一時急迫,在沒等到皇上旨意前,為了避免軍機貽誤,才會私自做決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其愛國之心可嘉,望皇上再發聖旨,為其正名。此急報請皇上過目。”

光緒的貼身太監王商,接過急報,呈給了光緒。光緒看過急報後,覺得他老師翁同龢講得深有道理。他自己是主戰的,當然也希望趁勝追擊。此次勝利正好讓他有了理由,正準備答應翁同龢的奏請。

“翁愛卿說的即是,我看~”

“皇上,微臣有事啟奏!”孫毓汶打斷了光緒接下來的話。“滋事重大,萬不可輕下結論。此次勝利,正好有了和倭人談判的本錢,萬不可一時衝動,再惹戰端,勞民傷財啊。此外,丁汝昌實乃大逆不道,如此行為勢同叛逆。望皇上將其打入叛黨,待和倭人停戰之後,派兵剿滅。”

榮祿彎腰施禮後說道,“孫大人,所言即是,忘皇上三思。”

李鴻章臉色變幻不定,丁汝昌可是他的愛將啊。“孫大人所言確有道理,不過丁汝昌多為一時糊塗,絕非叛黨。我願差人招他回來,再做打算,如何?至於抓緊機會與倭人和談之事,還望皇上三思!”說著又望向了光緒皇帝。

4個軍機大臣,3個主和,隻有自己的老師主戰。光緒皇帝恨不得把3個主和的人全都撤職,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正準備不管他們的主張,定要宣布將作戰進行到底之時。

門外值班太監的鴨嗓子又叫喚了起來,“聖母皇太後,駕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