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像暗河在大地的腹部流淌,它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占據你的身體。而當暗河最終脫困而出,它磅薄的氣勢與力量,足以讓天地為之震顫。恐懼,此時亦如激流般,成為你不可抗拒的一種情緒。《沉睡穀》的閱讀恐懼,便如暗河流淌的過程,初時隻覺有些隱而不失的力量彌漫在字裏行間,卻不知道它將引導你向何處,直到掩卷過後,眼前似仍有些在日光中行走的扭曲的影子,在將恐懼源源不斷地傳送到你的意識之中。
早在1799年,美國著名小說家及曆史學家華盛頓_歐文創作了懸疑恐怖小說《沉睡穀傳奇》,並且在很大範圍內流傳。時至1999年,素有好萊塢超級鬼才之稱的導演蒂姆_波頓以此為素材拍攝了影片《沉睡穀》,該片不僅在美國票房過億,而且還在2000年獲得了第72屆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成剛創作的《沉睡穀》,並非為了挑戰經典,而是另走蹊徑,帶給我們與華盛頓_歐文的《沉睡穀傳奇》截然不同的閱讀體驗。《沉睡穀傳奇》通過對一則傳說的探尋,將讀者引入邪靈的世界,在這裏,邪靈是真實存在的,它具體表現為騎黑馬的無頭騎士。而成剛的《沉睡穀》卻描寫了一群現實世界中的普通人,恐懼的力量通過他們內心的情結與變異釋放出來。因而,後者在敘述形式、反映現實的程度與對人性挖掘的深度上,都更具挑戰性。
成剛在《沉睡穀》中,虛構了一個沉寂數百年的小鎮沉睡穀,一個自助旅行團的到來,讓沉睡穀的故事揭開序幕。旅行團中有變態殺手、為情私奔的情侶、欲尋網絡中戀人的教師以及數名精靈古怪的大學生。他們來沉睡穀的目的各異,但接連發生的變故卻改變了他們的計劃。沉寂的沉睡穀蘇醒過來,神秘的死亡,致命的殺機,人性深處潛存的善與惡,渾然交織出一台驚魂動魄的驚悚劇目。《沉睡穀》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心理變異的人,恐懼正是通過他們扭曲的心靈表現出來,這讓它有別於那種單純依靠故事來製造驚悚抓住讀者的同類型小說。
我們在《沉睡穀》中,幾乎看不到一個心理健全的人,他們因為種種原因,人格與道德方麵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憾。當我們看到骨瘦如柴的黑衣人擄走曾經譏笑過他的女孩袁莉,將她囚禁在一間黑暗的小屋裏,給她提供加了安眠藥的食物,在她昏迷中替她注射一種名叫“地塞米鬆”的針劑。這時,我們已經感知一場災難即將降臨在袁莉身上,卻又不知恐懼的最終方向。當黑衣人不惜千裏追蹤另一個譏誚過他的人而前往沉睡穀,我們初時不解,但當了解了黑衣人骨瘦如柴的原因以及導致他殺機形成的種種原委,黑衣人的一切過激舉止便都在情理之中了;心理變異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是與女友私奔的譚東,他每天夜裏都圓睜雙目,與極度的疲倦與深入骨髓的恐懼抗爭。一個不敢在深夜睡去的男人,在沉睡穀中衝著熟睡中的女孩舉起匕首,那女孩赫然正是他發誓要用生命來保護的愛人。有誰知道,這個恐懼黑夜的男人在少年時,曾於睡夢中亂刀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殺機,卻源於他少年時代記憶中一株枝繁葉茂的梔子花樹;大學生楊星患上一種吃不下任何東西的怪病,饑餓逼迫他不斷地去尋找可以吃得下的食物。在小說結尾,女友滿身血漬躺在他的腳下,楊星持刀正將一塊帶血的肉送到嘴邊。追究楊星病症的根源,竟是因為母親房中一台加鎖的冰箱。
《沉睡穀》給我們帶來的恐懼體驗,不是來自感官上的視聽,而是如同一顆種子,春天時埋進我們的心田。隨著閱讀的前進,它會悄悄地萌芽,並最終收獲沉甸甸的果實。收獲需要借助你的思考與情感傾向,以及外部世界在你內心的投影所產生的善惡觀念。這樣的恐懼才更長久,且深入骨髓。
群魔亂舞的沉睡穀,在陽光下充滿血腥與死亡的味道。這是成剛《沉睡穀》的結局展示給我們的畫麵,而在其中,無數扭曲的靈魂仍然在日光下執著地行走,一直走到我們的閱讀之外,走進我們的生活之中。(高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