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軍軍長戴樸(1 / 2)

第6軍起初是由程潛的湘軍改編而來,在經曆過北伐、圍剿、抗戰等十幾年的演變後,這個番號被抗戰後期的青年軍給要了過去。說起青年軍,一般都被評價為“反動思想頑固”,而這個第6軍恰恰又是其中的典型。第6軍的前身,第207師也是一支比較特殊的部隊,這樣一個三團製部隊,在杜聿明的細心培植下,由兩旅四團製擴編為三旅六團製,最後又被擴編成三旅九團製的整編第207師。而在裝備和補給上,該師在東北各部中享盡了優待。不過杜聿明沒有想到,他的心血最後被羅友倫出賣給了陳誠,杜在知道後想必一定很鬱悶。

戴樸是湖南瀏陽人,字朝剛,生於1908年。戴樸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七期步兵科,後入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五期深造。1939年3月,戴樸因為在陸大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被陳誠延攬至麾下,從此成為了土木係的幹將。他在土木係中的第一個職務是第76師277團上校團長,去的目的是為了完成陳誠吞並這支雜牌部隊的使命。1942年8月起,戴樸又先後擔任過第6戰區參謀處處長和遠征軍參謀處處長,常隨陳誠左右,出謀劃策,為陳的智囊之一。陳誠為了培養戴樸,完善他的資曆,於1944年初又調他下了部隊,擔任第55師副師長。後來55師和雜牌部隊第118師並編,戴當上了118師的少將師長,並被編入第18軍的序列。

戴樸對自己的上司——第18軍軍長胡璉很不服氣,由於戴樸這個人比較死板,加上說話從不考慮後果,這就導致了兩人之間相處得很不融洽。就在抗戰勝利之時,18軍奉命開赴長沙受降。胡的意思是要自己的主力——第11師作為受降部隊,卻沒曾想,胡的命令還沒下呢,戴樸就帶著118師搶先進了長沙當起了受降代表。胡璉知道後很氣憤,當即向陳誠打報告要求懲辦戴樸,而戴也不示弱,彈劾胡璉歧視出身雜牌的118師,並克扣該師的軍餉。陳誠本想要他的兩員愛將和解,但在得知兩人已經勢同水火之後,為了維護作為軍長的胡璉的權威以及18軍內部的團結,忍痛將戴樸調任第62師師長。

戴樸在與胡璉的角鬥中落了下風,但這並不是戴樸倒黴的結束。他所在的62師(1946年5月整編為第62旅)在內戰中因為增援友軍不利,戴被再次撤了差。戴樸覺得很冤,當時他是根據自己的上司——整編第88師師長方先覺的部署來行動的,況且在麵對解放軍一個縱隊的數次進攻之下,他還指揮部隊成功地守住了陣地,最後是因為友軍整140旅的覆沒,才被迫采取守勢,放棄了增援的任務。事後國防部對方先覺和戴樸都要進行處罰,但是陳誠將戴保了下來,經過爭取,戴樸被調到國防部當了一個掛名部員,得以免去了軍法審判。

峰回路轉,戴樸的機會來了。1947年8月,他隨著陳誠前往東北企圖扭轉東北戰局。在抵達東北後,整編第207師師長羅友倫見自己的老長官杜聿明失了勢,便打算投靠土木係。恰巧戴樸在軍校讀書時與羅是至交,羅便通過戴的關係與陳誠搭上了線,戴也是全力“架橋”,讓陳誠平白得了一個精銳之師。羅友倫在陳誠的扶持下,當上了第6軍軍長,羅為了報答戴,便舉薦由戴來接任整207師師長。陳誠、羅友倫皆大歡喜,唯獨戴樸高興了沒多久就開始鬱悶了。

本來戴樸能當上整編第207師師長是很高興的,但是東北局勢並沒有被扭轉過來。到了1948年10月,東北國_民_黨軍隊的主力第9兵團全軍覆沒,戴的第3旅也被平白地搭了進去。而第6軍的先後兩任軍長羅友倫和趙家驤紛紛跑到了南京,把個守備沈陽的爛攤子扔給了戰時提拔為第6軍副軍長兼師長的戴樸。本來第6軍和友軍第8兵團聯合守備沈陽還能堅持一陣,結果第8兵團向解放軍投誠了。這下到好,隻剩下半個沈陽防區的第6軍隻能等死了,你說“被送死”的戴樸憋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