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軍軍長
陳士章
第25軍在國民黨軍隊軍史中的地位比較奇特。這支亦嫡亦雜的部隊自成立後就一直被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所依仗,基本上三戰區參加的會戰,25軍都有份。甚至連給美國人修飛機場,這老顧也沒忘記讓25軍插上一腳。可就是這樣的部隊,卻逐漸從嫡係變成雜牌,又從雜牌變為嫡係,實在有些怪異。雖然一度被視作雜牌,但在補給上仍居於戰區之首;雖然有過孟良崮的恥辱,但也有過豫東的輝煌。對於這個軍,筆者是比較喜歡的,因為在眾多國民黨部隊中,擅長進攻的,實在是太少了。
陳士章,字俊傑,河北趙縣人,生於1903年5月22日。陳士章畢業於黃埔軍校五期步科,可能是覺得自己學得還不夠,於是他又先後在軍官研究班、軍官訓練團、高等教育班、中央訓練團、戰術研究班、將校研究班受訓,就連黨政訓練班也沒落下。這畢業證書一抓一大把,整一位證書將軍。陳士章書沒少讀,仗也沒少打,可謂是文武全才的代表之一。
抗戰爆發的時候,擔任190師上校團長的陳士章隨部隊參加了武漢會戰。在高隴陳村的戰鬥中,陳士章率領所部與友軍一個團協同堅守陣地,從7月22日開始阻擊日軍三晝夜,成功擊退了日軍。戰後,190師被命名為“忠勇”師,陳本人也獲得了嘉獎。在1941年1月的皖南事變中,已經是40師副師長的陳士章奉命圍攻新四軍。在三溪鎮,陳士章輔佐師長方日英,指揮所部阻擊新四軍的突圍部隊,致使新四軍損失慘重,軍長葉挺等多名指戰員被俘。理性的說,陳士章打日本人是毫不含糊的,但作為軍人,他也得服從命令去消滅新四軍。陳士章不會想到,他在這次戰鬥中的傑出表現,將直接影響到他在七年後的抉擇,甚至還會影響到他今後的生活。
40師隸屬於25軍,在25軍軍長頻繁更替之後,陳士章於1944年1月迎來了一位新上司,他就是黃百韜。陳士章並不歧視這位雜牌軍出身的將軍,並且還在黃百韜的領導下,恪盡職守,逢戰必先,很得黃的賞識。沒想到中央軍出來的將軍這麼沒有架子,而且還很聽話,實在難得。於是黃百韜升為第7兵團司令官的時候,把25軍軍長的位子交給了陳士章。當時黃百韜和陳士章都不會想到,自打陳士章接了軍長之後,25軍就連遭厄運,甚至兩次被殲,實在是悲劇。而黃百韜死在了碾莊,陳士章也是被迫當了兩回“活烈士”。這活烈士當一回就夠晦氣的,他陳士章竟然還當了兩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1948年11月22日,第7兵團在碾莊全軍覆滅,當然25軍也不可能幸免。陳士章考慮到自己在皖南事變時的經曆,他不會選擇起義,更不願意成為解放軍的俘虜,於是他決定化裝逃回國統區。陳士章是突圍將領中比較順利的一位,他裝扮的角色是農民。由於他出生農民家庭,從小就跟著父母在田裏插秧,手上腿上老繭不少,自己長得也像個農民,這就給他突圍創造了條件。此外他也不像其他將領那麼嬌生慣養,比如有的帶著高級手紙,有的帶著金絲眼鏡,有的帶著雪茄手表,陳士章倒幹脆,隻帶著一小袋幹糧,然後配杆大煙槍,操著河北口音,一路南下。這解放軍雖然對漏網的國民黨將軍盤查嚴密,卻硬是沒發現這個老農民竟然是個中將軍長!但就在陳士章好不容易回到家裏報平安的時候,他呆住了。因為家裏竟然為他擺設了靈堂。這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家屬從報紙上看到7兵團有個叫陳章的軍長陣亡了,就誤以為是報紙漏寫了一個“士”字,這才擺了一個大烏龍。這就是陳士章第一回當“活烈士”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