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因此,中風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患。中風,也就是西醫所說的諸如腦梗塞、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一係列心腦血管病,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所以要防治並重,以防為主。
灸治穴位:
百會,大椎,肩髃,曲池,外關,風市,足三裏,懸鍾,三陰交。
灸法操作:
1.一般取仰臥位。
2.用點燃的艾條在上述穴位上進行回旋灸,每個穴位5-10分鍾,以局部皮膚出現紅暈,感覺溫熱不疼為度。
3.施灸可以每日一次,左右交替艾灸,10次一個療程,連續灸治2個療程後可休息3-5天。
灸法大義:
古代醫家對灸療法預防中風(腦血管病)有大量記載。宋代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卷四》提出:“灸絕骨、三裏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氣,素有風人可保無虞”。這裏的風人就是指的易患中風的人,及時在季節交替之時施灸,可以預防中風的發生。中風後“脈道不利,氣血閉塞”,導致肢體功能全部或部分喪失,連灸多個穴位,借助艾灸的熱力,到溫通經脈,行氣活血,化瘀通絡。
保健常識:
1.及時治療諸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粘血症,動脈硬化等容易導致中風的疾病。
2.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素飲食,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3.注意休息,保證睡眠,調暢情誌,適度鍛煉。
4.預防為主,中西結合,堅持服藥。
5.避風寒,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