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什麼都可以等待,唯有愛情不能"、"如果-對不起-有用,還要悔恨幹什麼",這些文中的原話一定可以讓讀者有所感觸的。

我自己也深有感觸,在完成這部作品時,恰驚聞我的母親罹患絕症,沒有人知道我心裏有多痛,母親年輕的時候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兒女們都長大了,各自成了家,原本可以好好享享清福了,命運卻給了她致命的一擊。這些日子,我總在夜深人靜時想起我過去待母親的種種,年少時任性叛逆,經常跟母親鬥嘴,惹她生氣,成年後又因為家庭和工作,對母親忽略至極,經常十天半個月難得回家一趟,連電話都很少打,那個時候我總覺得母親反正還健在,以後有時間了再好好孝順,殊不知親情如同愛情一樣,也是等不得的,一旦親人離去,再想彌補就隻能是遺憾。所以,這部作品中,又有更深的一層意義,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可以愛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愛,別最後留下遺憾。

稿子交到出版社的時候,我去看母親,可憐她正在做化療,不停地嘔吐,我流著淚跟母親說,"媽媽,我給你寫了部小說,就要出版了,你要快點好起來,這樣才可以看到我的這部小說寫得有多好……"母親說不出話,隻是流淚、點頭。一走出病房,我就在走廊上號啕大哭。現在,寫到這篇序的最後,我仍然抑製不住想哭。

而窗外,正是落日時分,我想到了小說中經常出現的落日場景,冷翠站在威尼斯的歎息橋上等待著愛人Jan的出現,她想親口告訴他,"我愛你"。

現在我也想通過文字告訴我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千尋千尋

2007年11月21日於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