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荒無人煙,白霜覆蓋在草上,白皚皚的一片,顯得肅穆,蕭條。
剛至宋遼邊境處,看到的便是黑壓壓的遼軍,兩軍對峙,起初雙方都遵循著敵不動我不動的原則,因為最先忍不住的一方注定會輸,所以遼軍必敗。
遼軍主帥采取先發製人的策略,全軍襲向戚少商,一時之間,金戈鐵馬,飛沙走石,氣吞如虎,馬蹄聲震天動地,地動山搖。在嘶鳴聲和呼嘯聲中,兩軍交戰。
在遼軍衝過去的時候,戚少商已經看清楚他們的陣型,立馬指揮右翼突破遼軍最薄弱的左翼。
第一道防線一破,遼軍就開始慌亂了起來,完全不似剛開始的那樣井然有序,接著便是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
遼軍主帥清楚地知道這一戰已是損失慘重,不能再繼續打下去,就命令撤兵,撤到界線以外。
馬革裹屍,血流成河,染紅了大地。鮮血在草的縫隙之間流淌,最初的白霜也融入血中,染為紅色。整片草原像被鮮血灌溉了一樣。屍橫遍野,殘缺的肢體到處都是。
戚少商閉上了眼不願再看。
一將功成萬骨枯,戚少商已經親身感受到了。
即使遼軍傷亡慘重,但遼軍依舊出兵攻打,這次戚少商隻帶了少部分的人應戰。
遼軍主帥見此認為戚少商是在輕視自己,便獨自一人策馬上前與戚少商交鋒。當戚少商的逆水寒揮向遼軍主帥之際,遼軍主帥便用彎刀勾住了逆水寒,擋住了逆水寒來勢洶洶的氣勢。
就憑逆水寒這把截金斷玉的上古寶劍,戚少商大可以反向將彎刀斬斷,但戚少商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逆水寒從彎口處收回,向自己的陣營狂奔。遼軍主帥以為戚少商怕了自己,什麼也不想,帶上自己的所有兵馬追了上去。
當遼軍追至一處大峽穀中,卻不見了戚少商的蹤影。在這些遼兵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中計之時,戚少商一聲令下,峽穀兩側的弓箭手,羽箭齊發,射向遼軍,還有士兵不斷從峭壁上將巨石推下去。遼軍沒有一絲一毫的時間抵擋,在號呼聲中,全軍覆滅。
戚少商立於山頂之上,風吹的他的衣袂獵獵作響,就算是隔著衣服,戚少商似乎還能聞到從懷裏那本《七略》上散發出來的清香,他能得勝而歸,全憑顧惜朝的這本《七略》。
自開戰以來,這本《七略》就從不離身,戚少商小心的翻著,每一個字都會認真地看,仔細的斟酌。
因為,那是顧惜朝的心血,戚少商會倍加珍惜。
每當作戰回營,拿出《七略》之時,戚少商都會禁不住去回憶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
他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失敗,因為他知道,顧惜朝在等他,沒想到這便產生了無窮的動力,激勵自己。
戰事一結束,戚少商立即下令拔營回京,他並不是急於回京向皇帝回複,而是太久沒有見到那抹熟悉的青影。
班師回朝之時,此一戰役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傳的沸沸揚揚,戚少商就變成了萬眾矚目的大俠。
即使戚少商自己心裏很急,但還是決定先去朝見皇帝,了結此事,然後再也不插手朝中之事。
“好,戚愛卿果然不負眾望,向遼軍展示了我朝的實力,戚愛卿功不可沒,朕就封……”
戚少商打斷了皇帝的話,“皇上,戚少商什麼賞賜都不要,請皇上允許臣回連雲寨。”
“既然這樣,朕也不留你了,準了。”
“謝皇上。”
看著戚少商匆匆離去的背影,皇帝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