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見老縣令 取消收錢(1 / 3)

第二天卯時剛過,吳迪就早早的就起床了。平兒也知道公子今天是第一天正式上班,也老早就起來了。

昨天下午主簿就找了一個廚娘過來,吳迪給她簡單說明了一下情況,這裏隻有他們三人,做飯倒也簡單。

吳迪拿了一些碎銀子給廚娘說道:這些銀子你先拿著,以後我們的生活就麻煩你了,除了做飯,還要麻煩幫我們打掃一下。

那廚娘見縣令如此客氣,也挺意外,連忙說道:主簿大人交待了,大人每天吃的會有人送過來,大人不用給我銀子的。

吳迪一聽就知道這主薄又是準備用衙門的公賬給廚娘付月錢,他哪裏會允許這種事發生,於是對廚娘說道:不用啦,這些銀子你去拿去買一些糧食跟蔬菜,其他灶房的東西你看著買。

主簿那裏我會跟他說的。我們都不挑口,你就按照家裏的做法給我們做就好了。如果想住在這裏也行,這裏有空房,你的月錢我會按時給你的。

那廚娘本想拒絕,可她又不太會說話,隻能按照吳迪的意思收了銀子。

卯時過半,吳迪就來到了前院,縣丞幾人早就到了。隻是看了看三班衙役的情況,似乎有些人還沒有過來。

吳迪看在眼裏,也沒故意去問。隻是對吳縣丞說道:吳縣丞,今日可有公務需要我處理的。

那吳縣丞回道:大人,都是一些小事,我們處理就好。

好,那諸位就去當值吧。孫典吏,你留一下,我有事情跟你說。

吳縣丞和劉主簿似乎想到了什麼,趕忙離開了,屋裏隻剩下他們二人。

孫典吏,我昨日進城的時候,看見守城的官差向每一個外鄉來的人收取了五文錢的人頭錢,這是老縣令定下的稅賦嗎?

那孫典吏聽完早已低下了頭,尷尬的說道:大人恕罪,這並非是老縣令定下的稅賦。是 是他們私自收取的。

吳迪一聽怒斥道:什麼,縣裏收取稅賦自有朝廷法度,豈能私自收取,他們收的那些錢都用作何處啦?

孫典吏趕忙解釋道:大人千萬別誤會,我可從未拿過那一文錢啊。

唉,這件事的其中緣由,說來話長啊。大人剛剛也看見了,府衙的衙役都已經少了幾人。隻因這縣衙稅銀空虛,他們又全都沒有朝廷發的俸祿,好多人都已經走了。可這偌大的縣城還有那麼多事需要他們做,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不得不想出這麼一個法子。那麼多衙役都靠這點錢維持著,屬下絕對沒有拿過一文錢啊。

吳迪扶起了他:好了,我知道了。我並沒有怪罪孫典吏的意思。隻是孫典吏有沒有想過,如此一來這外鄉人誰還願意來我們安平縣啊,沒有外鄉人來,這縣裏的客棧酒肆等等這些鋪子哪裏來的生意。就連行腳商人都不願意來我們縣了,這縣裏稅賦不是更少了嗎,這麼做豈不是竭澤而漁。

孫典吏連連點頭:大人說的是,可是····

吳迪直接打斷了他,開口說道:這樣吧孫典吏,你去跟那些衙役們說,眼下是六月,下個月本縣一定準時給他們發月錢。你讓吳縣丞去寫一個告示貼於城門口,就說從今日起,不管是哪裏的人進城一律隻檢查身份文牒,不再收取進城的錢。而且凡是以前在本縣交過人頭錢的,都可以來縣衙說明情況,領回自己的錢。快去辦吧,我等一下會讓人去看。

那孫典吏本想辯解兩句,可看新開的縣令態度堅決,隻好轉身去找吳縣丞簽告示去了。

沒過多久,那吳縣丞就進來了。吳迪知道他有問題要問自己,直接先開了口:吳縣丞,我剛剛讓孫典吏去找你寫告示,都辦妥了吧。

回大人,屬下已經辦好了。隻是這縣衙的銀庫裏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銀子了呀,再過兩個月就要秋收了,到時候又要往府城交稅了,今年的稅賦都還沒有著落呀。

吳迪望了望他:吳縣丞說的這些本縣又豈會不知,可眼下城裏各處生意凋零。大家都是勉強維持著生計,如果任由這樣下去,那稅賦隻會越來越難交齊的。外鄉人都不願意來我們這裏,就連行腳商人都不願意來我們這裏做買賣,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這城裏就十鋪九空了。再者說了,你覺得有哪一個外鄉人會為了五文錢特意過來跑一趟嗎?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