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千裏之外的落葉城,城西平安胡同寶平巷丙字號裏。
陳平一臉焦急的跟婉如說道:婉如姑娘不好啦。剛剛傳來消息,吳夫人生二胎的消息不知道怎麼傳到了宮裏,晉王親自來了落葉城,準備要徹查此事了。
婉如一聽:什麼,這怎麼可能。你不是說當時你進去的時候屋裏隻有吳老夫人跟吳夫人以及那個丫鬟嗎。這消息怎麼可能傳出來的,消息可靠嗎?
陳平說道:消息應該可靠,我們的人已經看見晉王來了落葉城,並且親自去見了通判李仁安。我們有一位姑娘不是一直待在李仁安身邊嘛,就是她意外聽到了這個消息,晉王跟李仁安正在商量這件事情,晉王應該會讓李仁安親自帶兵去太平縣了。
消息來的太過突然,婉如一時也沒了主意。過了好久她才望著陳平說道:陳平大哥,你在好好想想當時你進屋的時候確定隻有他們三個人在屋裏嗎?
婉如姑娘,我確定。我進去的時候那個產婆已經被砸暈了,我當時還特意問了吳老夫人,她說屋外的人也沒有來得及聽清楚那產婆說的話。
婉如聽完說道:好,好。隻要他們沒有確鑿的證據應該還有一線希望。這樣,我寫兩封信,一封你讓人秘密的送給李仁安身邊的那位姑娘,讓她如果有機會的話,在關鍵的時候幫吳家說句好話,具體的怎麼說,我會寫在信裏,你一定要找一個可靠的人把信親自送給這位姑娘。另外一封信,你親自送去太平縣,秘密交給吳夫人,她看過我寫的信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絕不能讓第二個人知道。
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你不用經過吳夫人的同意,一定要把那個丫鬟秘密帶走藏起來,一定不能讓她成為這件事的突破口。希望晉王能占這個便宜,那就還有一線生機。
陳平聽完疑惑的問了句:占便宜,什麼便宜?
婉如也沒有時間解釋了,隻是說道:這是我給吳府爭取到的一線生機,不過還要吳夫人配合。你一定要盡快把信送過去,晚了可就來不及啦。
陳平也知道這件事耽擱不起,也沒有再問,拿起信就急忙出門去了。
他不知道的是,太平縣林淑玉已經收到了這個消息。青竹記著公子吳凡的話,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擱,終於在昨晚把信送到了太平縣吳府。
此時的吳府一片祥和之氣,夫人幾個月之前又生了一位公子,府裏也添了一份喜氣。還有一件喜事就是老爺的妹妹八月份的時候終於出嫁了,嚴格來說是招了一位上門女婿。
這件事還要從頭說起,當初喜兒收到了益州知府吳謙冒名頂替兒子給她寫的一封訣別信,那叫一個傷心欲絕。
長這麼大,第一次對一位男子動心,卻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吳母知道後也替女兒感到惋惜,奈何人家是知府的公子,她們隻能就此打住這件事。林淑玉知道後也一直在勸自己的小姑子,他當初知道二人彼此有意,也很高興。奈何卻是白歡喜一場。隨著仲春會的日子越來越近,她跟婆婆也開始著急了。他家相公雖然是欽賜進士,可這仲春會是朝廷明文規定的。她也提前找了師爺,看能不能多花一些銀子再等一年。奈何縣令實在是不敢違背朝廷律法,沒有答應。她跟婆婆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喜兒去參加仲春會,天知道縣衙會給指派一位啥樣的人啊。無奈婆婆隻能拜托媒婆打聽,最後倒還真有個合適的公子,也是一位讀書人,奈何父母早亡,他隻身一人帶著年幼的妹妹,也是到了婚配的年齡,婆婆還托人多方打聽,這公子雖然家境貧寒,但人品端正,也頗有學識。最後就隻差喜兒自己同意了。
二人輪番相勸,最後喜兒終究還是同意了。也不知是被那吳凡公子傷了心,還是看見娘跟嫂子一直為自己的事情操心,反正是同意了,雖然麵上沒有那麼的開心。
吳母跟兒媳商量一番,就想讓那公子入贅他們吳家。最後找媒婆前去說媒,不知她那三寸不爛之舌說了多久,那公子也是同意了。他很明白自身的情況,聽說她哥哥是聖上欽賜的進士,家境更是殷實。
雖然這入贅不太好聽,可在這個社會也很常見。自己雖然受了一些委屈,可妹妹可以跟著享享福,不用再吃那麼多苦了。也算是對得起父母在天之靈了。
吳母高興的不得了,特意趕在仲春會之前親自為女兒操辦了婚禮。吳迪雖然不在太平縣,可這禦賜進士的招牌還在,更何況太平縣誰不知道他現在已經去外地做了知縣,如此年輕,以後肯定官運亨通啊。二人的婚禮也是極盡奢華,高朋滿座。結婚之後,二人便也住在吳府裏。再加上林淑玉又生了一個兒子,府裏上上下下現在可是喜氣衝天了。
大家早已忘了當初夫人生孩子的時候發生的不尋常的事了,據說之後沒多久,那名產婆也意外的掉入河中溺亡了,剛開始城裏還是議論紛紛的,不過後來縣令大人派人查了,確實是意外溺亡,這件事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