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小堂深靜無人到,滿院春風。惆悵牆東,一樹櫻桃帶雨紅。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語還慵。日暮疏鍾,雙燕歸棲畫閣中。
五月剛剛過半,又到了吃櫻桃的季節。
安平縣吳宅,院子之中就有一棵櫻桃樹。
說起櫻桃算是這邊的特產,在太平縣那邊是沒有的。去年林淑玉之後過來不久,剛好是吃櫻桃的時節,她嚐過之後讚不絕口。後來買院子的時候特意挑了這處帶著櫻桃樹的宅子,就是為了每年能吃上櫻桃。
此時樹上已經掛滿了紅紅的果實,看起來是那麼的誘人,還能聞到濃濃的果香。
林淑玉正在院子裏曬著太陽做衣服,丫鬟小月正在一旁幫忙。馬上就六月了,天氣漸漸熱了,她正準備給吳迪親手做兩件薄的衣衫。
大兒子晃悠悠的跑了過來,手裏還捧著一把櫻桃,遞了過來說道:娘,你嚐嚐這櫻桃,可好吃了。
林淑玉微笑著望著兒子,拿了幾顆嚐了嚐,各別的還有些酸。
誰給你摘的呀,你還小,千萬不能爬樹知道嗎?
我知道了娘,是平叔給我摘的。
哦,你平叔回來了呀。去把平叔叫過來一下。
不到片刻平兒就過來了,開口說道:夫人,你叫我。
嗯,你這麼快就從秦州回來啦,吳二牛送到了吧。
送到了夫人,我還在一品鮮酒樓住了兩天,嚐了店裏出的幾道新菜,真不錯,嘿嘿。
林淑玉微微一笑:你呀,還是那麼的貪吃,回來的時候見到公子了嗎?有沒有跟他說劉公子的事?
夫人,我回來經過柳樹鄉的時候見到公子了,跟他說了下個月劉公子大婚的事,公子說下個月應該能趕回來。
好,也不枉劉公子特意請他一回。
原來過完年,經過林淑玉的多番努力,終於促成了劉天福跟朱家姑娘的好事。二人心中本就對彼此有意,之前因為劉老爺的關係才無奈分開,如今縣令夫人親自說媒,劉老爺也表示不再插手此事,兩家才冰釋前嫌重結秦晉之好。
劉天福多次上門感謝,更是希望吳迪能給他們做證婚人,林淑玉哪裏好拒絕。剛好平兒帶著吳二牛回來了,要送他去秦州,回來的時候剛好路過柳樹鄉,就讓他跟吳迪說明此事。
吳迪過完年不久就去柳樹鄉,中間隻回來過一次,這次聽說夫人果真還促成了劉公子跟朱家姑娘的好事,也是十分高興,就答應到時候回來一趟。
林淑玉又接著問道:柱子回來了嗎,嘉州那邊劉掌櫃準備的怎麼樣呢?
平兒說道:柱子前兩日回來了一趟,之後又趕回了鳳陽縣,聽他說劉掌櫃在那邊都準備好了,已經買好了地蓋好了房,長工也已經找好了,馬上就能開始釀酒了,估計七八月份酒就出來了,到時候就能開始賣了。
好,回頭給吳磊寫封信,商行的事情可以準備忙活起來了。
知道了夫人,我會找時間親自過去跑一趟的。
也好,錢都存進錢莊了吧。
已經存好了夫人,等到用的時候直接去錢莊裏取就好了。
原來平兒年前回去除了替吳迪給幾位拜年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吳迪打算讓吳磊開商行,做船運就需要大量的銀子,這些銀子不能全讓瑞王一個人出,他們也需要出一部分銀子,這就需要從益州城的知味酒店和臨安城的吳氏商行調集銀子。
本來太平縣的知味酒店也要出的,可娘親跟妹妹一家老小都要生活,最後隻是拿了五千兩,益州城的知味酒店時間比較短,調集了一萬五千兩,臨安城吳庸那裏因為之前酒跟船的緣故,雖然被晉王占了,可還是轉移了一部分,出了三萬兩銀子。
平兒秘密的帶著這五萬兩銀票從太平縣回到了安平縣,這一路可謂是小心謹慎,不敢有一絲馬虎大意,總算平安的到達了。
這邊柳樹鄉也是幹的如火如荼,如今早已煥然一新了。
過了柳樹鄉的路牌,路就不一樣了,一看就是壓的新土,重新修官道顯然不現實,吳迪就在原本的路基上重新修了一番。
以前的柳樹鄉就是一條路貫穿,如今有四條東西南北四條街道,三條分別通往九華縣,秦州府城和均州界,一條連接著安平縣城。隻是幾條簡單的街道,雖不能與縣城比,可也初具規模了,畢竟才四個多月的時間。
有敏銳的商人已經在街道邊開起了酒肆和客棧,街口還有一個茶棚,有不少路過的行腳商人 閑漢在此喝茶聊天。
其中一人說道:誒,你們說這安平縣的縣令到底想幹嘛呀,把這一個小小柳樹鄉弄成這樣,有必要嘛,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