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公開招商 興建碼頭(1 / 2)

比起烏江上的緊張氣息,安平縣倒是一如既往的一片祥和且繁忙之相。

這幾日,每天的城門口,都有大量的外地人蜂擁進城,騎的全都是名駒寶馬,亦或是氣派奢華的馬車,百姓見了無不駐足圍觀,議論紛紛。

要說最高興的當屬城裏的酒肆客棧類營生了,小小的安平縣何時這麼熱鬧過,大量的有錢人進城,衣食住行又能讓他們大賺一筆了。

如此盛況,究其緣由,還得從好幾日前發生在秦州城的一個傳言說起。

幾日之前,秦州城裏不知道是誰突然傳出了一個傳言:安平縣縣令準備在石頭鄉烏江邊建一個碼頭,正在準備招商。

何為招商眾人倒是頭回聽說,一頭霧水,不知何意?

不過安平縣的變化有消息靈通的商人早已是一清二楚,尤其是那朱家跟李家,就是因為當初幫忙修了小連鄉的路,才獲得了安平縣藥材生意三年的經營權,這才兩年的時間,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

這次招商的具體情況眾人都不清楚,不過想來也是跟那朱家和劉家相似吧。

不過比起那藥材生意那點利潤,這碼頭的價值何止高出百倍,安平縣地理位置本來就比較優越,從南到北連接嘉州 秦州跟寧州,甚至到都城也可以借道這裏,如果真的能在這裏建一個碼頭,到時候占一個好位置的話,那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呀。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新建一座碼頭可不像修一條鄉間小路那麼簡單,花費巨資不說,萬一等過兩年換了新的縣令或是知府大人,有其他人想要染指這碼頭的生意又還如何是好,那大家投資的這些銀子豈不是白花了。

更有甚者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假的,一時之間暗地裏大家都是議論紛紛。

不過還是有敏銳的商人已經在通過各種關係在打聽消息的真假了。

而作為這件事情背後的始作俑者,吳迪早已在背後欣賞著這一幕,他就是要弄出動靜兒,讓更多的人知道此事,至於那些疑慮他自然有辦法解決。

要做這麼大的一件事情,自然少不了秦州府衙的支持,他老早就到秦州找了知府秦浩益說明了自己想在安平縣建一個碼頭的想法,秦浩益聽完也是頗感意外,他想不到一個這麼年輕的縣令竟然如此的有想法,雖然他很欣賞,但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一:錢從何處來,安平縣這兩年雖然發展的不錯,稅收也提高了不少,可修建一個碼頭可是要花費百萬之資的,靠安平縣那點稅收顯然是不現實的,秦州府衙更是不可能給他們撥銀子的。

二:雖然可以效仿小連鄉修路的方法來集資,可這建碼頭的代價可不是修一條路可比的,你如何能說服那些勢力的商人願意花這麼大的代價去做這件事情呢?

問題又何止這兩個,隻是知道吳迪跟知府秦浩益在房間裏談了兩個時辰才結束,結果自然是他說服了知府,至於緣由倒也十分簡單,秦州府衙既不用出銀子,這麼大的事情當然又是他的政績了,就這兩點他就無法拒絕。

在吳迪走後,他還特意交代了自己的師爺,讓他放出風去,就說府衙支持安平縣做這件事。

這才有了這熱鬧的一幕,自古官商就是綁在一起的,那些有實力的商人早已經通過衙門的渠道打聽清楚了消息的真偽,這才蜂擁而至的趕往安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