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剛過,均州城終於也下起了零零星星的小雪,起初都不見積雪,可隨著持續的寒冷,雪也越下越大,一直到新年也不見有停的跡象。
與西北過年喜歡放鞭炮不同,均州這邊初一一早,街道上就有人舞起了獅子,遊起了花船,孩子婦人冒雪瞧著熱鬧,竟從街頭追到了街尾,熱鬧至極。
與之相比,城南的靜安街倒是清淨了不少,雖看不到人頭湧動的熱鬧景象,可街道兩邊停滿的轎子還是讓人為之震撼,在這均州城能用上轎子的可全是非富即貴的大戶人家,甚至其中幾乘還是官轎,貌似除了府衙三巨頭,就連六部主事也是混不上這樣的待遇的。
今天全均州城的商賈大戶,就連衙門裏能管上人的,全都聚在了這裏,不是因為新年聚會,而是來參加婚禮的,還是知府大人家的喜事。
不過要說這喜事,最高興的倒還不是吳迪夫婦二人,而是管家李貴,還有府裏的兩個小少爺。
李貴高興是因為兒子終於要成婚了,兩個小家夥嘛,則是因為熱鬧。
府衙一放值,林淑玉不知受了什麼刺激,就跟吳迪說起平兒跟喜兒的小姑子二妮的婚事,在落葉城之時,林淑玉就跟吳迪提過平兒對二妮有意,起初吳迪還因為平兒的身份,怕妹夫賀知章多心,不想後來不知道是誰出麵,說破了這層關係。
二妮對平兒本就滿意,她在落葉城時就一直住在吳府,跟平兒相處日久,眼見他一直跟在吳迪身邊,人也機靈,又是吳迪最信任的人,也就芳心暗許了。
賀知章起初本來是不太願意的,畢竟平兒是仆人的身份,可夫人喜兒還是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按她的說法:宰相門房四品官,哥哥年紀輕輕就做到了知府,以後進入朝堂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平兒可是哥哥最信任的人,二人雖是主仆,可哥哥從未拿他當仆人看待,妹妹嫁給他肯定不會吃虧的。
賀知章一想也是,他這麼多年也算見識了,吳迪對那些幫他做生意的外姓人都從不會吝嗇,更何況還是他最信任的隨從,而且妹妹自己也滿意,他也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本來他們就是初到均州,這第一個年難免有些冷清,這下好了,能熱熱鬧鬧的過過年,吳迪也很高興能喝上喜酒,就讓管家李貴自己看著操持,花銷更是沒有上限。
李貴的心情可想而知了,要不是祖宗祠堂不在這裏,他定要跪上三天三夜,也要答謝祖宗的保佑之恩,他們一家本是奴仆,可如今自己成了知府老爺的管家,兒子更是知府的貼身隨從,娶的媳婦兒按道理來講,他見了也要稱呼一聲主子的。
起初他也沒想大操大辦,吳迪雖然大方,可他畢竟還是仆人的身份,老婆和女兒又都不在這裏,他隻想簡單的辦個家宴,讓老爺和夫人給他們二人證個婚,走個形式也就罷了,可不知消息怎麼就傳了出去,很快門房那裏就收了一堆的帖子,全是想來喝喜酒的。
門房把這件事告訴了他這個管家,可他也拿不定主意,畢竟自己仆人的身份擺在那裏,那些人為什麼來他很清楚,就把帖子的事告訴了夫人。
吳迪聽說此事的時候本來是不想這麼招搖的,可後來林淑玉說:這大喜的事情太過冷清也不太好,他一想也是這麼回事兒,總不能回頭他帶著人去鬧洞房吧,於是就同意了,不過他讓門房給那些人回了話:來喝杯喜酒就好,送禮就不必了。
這黃道吉日就挑在了大年初一,寓意新的開始,新的氣象。
一大早府裏就忙活起來了,來的賓客真不少,怕是均州城裏稍微有頭有臉的人全都來了。
府衙這邊,賀良和褚思遠也帶著六房主事和三班頭兒全都來了,好在李貴一直跟著吳迪,以前吳迪做通判的時候,這種局麵他也常常見過,這才應付的遊刃有餘,有裏有麵兒的。
新春佳節遇上了新婚大吉,雙喜臨門,吳迪一大早也收拾的利利索索,更沒有擺知府大人的架子,就出來親自招呼客人,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是一麵之緣而已,不過在那些人心中已經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