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江南一統(下)(1 / 2)

大宋的開國皇帝自從興兵滅了南漢諸國以後,就將其他諸國的國主視為臣虜,每逢宴會大典的時候,總要空出幾張位子給他們留著,其用意不外乎是告誡臣屬們,現在天下還不太平,外麵尚有強敵環伺,你們還不到肆無忌憚的時候,不過,這也是建功立業加官進爵的大好時機呢!

中原尚未被大宋吞並的十國中,就剩下依附於契丹的北漢,以及遠在南海的吳越王錢俶,不過聽京中傳言,似乎吳越王已經有納土稱臣的意思了,大宋南方,再無牽掣之處,北漢的劉氏人口稀微,物資匱乏,雖然外結強援,內有悍將,但也僅僅是苟延殘喘而已,遲早是宋室的囊中之物。

“陛下,吳越王錢俶,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殿外候旨。”眾人正在飲樂之時,殿前都承旨李廷剛快步從殿外走到皇帝麵前,跪下啟奏道。

眾臣聞言,心中都是一驚,私下交換眼神,竟然不知道吳越王已然進京了。

曹彬扭頭看了一眼潘美,隻見他正將眼神向自己投射過來,表情淡然,顯然是心中早有了準備,不禁有些詫異,再聯想到前些日子他曾經消失過一段時日,不知去向,如此說來,此事恐怕跟他脫不了幹係。

“宣——”太宗皇帝點了點頭,麵無表情地吩咐道。

李煜表情複雜地看著一步步小心翼翼走進大殿的吳越王錢俶與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心中情緒翻騰,不能自抑。

陳洪進原本是南唐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的牙將,留從效死後,他竊取了清源軍軍政大權,並上書南唐騙取了李煜的信任,被任命為清源軍節度使,儼然是一個自立的******。後來因宋太祖平澤、潞,下揚州,取荊、湖,威震華夏,旁達海南。洪進大懼,連忙上表宋廷,自稱清源軍節度副使,權知泉南州軍府事,暫攝節度印,恭候朝旨定奪,太祖遣使慰問,自是朝貢往來,累歲不絕。

乾德二年,詔改清源軍為平海軍,即以洪進為節度使,賜號推誠順化功臣。開寶八年,江南平定,洪進心益不安,遣子文灝入貢。太祖因詔令入朝,洪進不得已起行,途中聞太祖駕崩,乃回鎮發喪。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個反複無常的小人,或許我大唐不會敗亡得那麼快吧?”李煜恨恨地看著伏在下麵的陳洪進,心中怨尤難平。

“臣吳越王錢俶,叩見皇帝陛下。”錢俶率先賀道。

“臣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叩見皇帝陛下,願吾皇獸與天齊,萬歲萬萬歲。”陳洪進隨後緊跟其後,山呼萬歲,不忘了拍一下新主子的馬屁,惹得早先一步說話的錢俶心中暗罵他無恥。

“愛卿平身,賜座——”太宗皇帝和顏悅色地站起身來,走到丹墀下麵,親手將二人扶起,拉到位於第二層的兩張空席上落座。

“謝陛下厚恩,臣等有本要奏,懇請陛下禦覽。”兩人沒有想到太宗皇帝居然如此禮遇,心中都感到此行或許是件好事,於是揉揉眼睛,勉強擠出兩滴眼淚來,跪伏在皇帝的麵前,嗚咽涕零地雙手呈上表章。

王繼恩接過兩人手中的表章,轉奉給太宗皇帝。

趙光義接過表章,打開瀏覽了一遍,命王繼恩將表章交給擔任宰相的太子太師王溥宣讀。

王溥接過表章後,上下瀏覽了一遍,方才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宣讀起來,“臣俶慶遇承平之運,遠修肆覲之儀,宸眷彌隆,寵章皆極。鬥筲之量,實覺滿盈,丹赤之誠,輒茲披露。臣伏念祖宗以來,親提義旅,尊戴中京,略有兩浙之土,討平一方之逆,此際蓋隔朝天之路,莫諧請吏之心。然而稟號令於闕廷,保封疆於邊徼,家世承襲,已及百年。”

念到這裏後,王溥停頓了一下,評論道,“素聞錢王仁勇愛民,今日得聞,果然是善體天心撫恤百姓的仁厚長者啊!”然後接著向下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