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煜之死(下)(1 / 2)

曹彬口中應承,心中卻想到,早就知道你是不肯吃一點兒虧的主子,看來這個魯國公也不是好做的啊!

“卿須得如此如此——方才能夠安朕之心啊!”太宗在曹彬的耳邊嘀咕了半天後,好似放下了一件心上的大石頭,長長地籲了口氣道。

“這個——怕是有些不妥當吧?朝野上下,恐怕在言論上有些交代不過去。”曹彬有些為難地看著太宗皇帝,不知道該如何啟齒。

“你隻要把這件事辦好就行,其他的無須擔心,朕會叫王繼恩與你同去。”太宗有些疲憊地擺了擺手。

“是,皇上萬安,微臣告退。”曹彬見事情已然無可更改,隻得苦著一張臉出宮而去。

太宗皇帝走出大殿,來到清冷的廣場上,默然站立在那裏,任由微微帶著些水氣的夜風輕輕地吹過,沾濕了自己的袍袖。半輪彎月高高地掛在空中,將白霜一般的清輝灑在大地之上,仿佛給寂寥的萬物鍍上了一層白銀。

“李重光啊李重光,不是朕想要趕盡殺絕,實在是你無法安朕之心啊!事情走到了這一步,你也就不要埋怨我不顧及當日的舊情了!”良久之後,太宗口中自語道,表情也漸漸變得漠然起來,看來是決心已下,不再猶豫。

宋,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太宗趙光義命大軍北渡,拉開了滅亡北漢的戰役。

鑒於太祖皇帝曾三次率軍往攻北漢,皆因遼軍南援而敗,遂製定圍城打援、先退遼軍、後取太原的方略。繼而組建飛山軍,加緊練兵,並命晉、潞、邢、洺、鎮、冀等州,製造兵器及攻城戰具,儲備糧草,為大軍北伐做戰前準備。

次日上諭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製置使,統領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彰德節度使李漢瓊、桂州觀察使曹翰、彰信節度使劉遇等,分別從四麵進圍太原。又命雲州觀察使郭進為石嶺關都部署,扼守石嶺關;命孟玄喆為鎮州駐泊兵馬都鈐轄,守鎮州,分別待擊從北、東兩麵救援北漢之遼軍。命河北轉運使侯陟、陝西北路轉運使雷德驤分掌太原東、西路轉運事。同時遣將分兵進攻隆、盂、汾、沁、嵐等州,割裂北漢軍,以孤立太原。

初時太宗擬命齊王趙廷美執掌東京留務,廷美倒也愜意,惟開封府通判呂端,入白廷美道:“主上櫛風沐雨,往申吊伐,王地處親賢,當表率扈從,若職掌留務,恐非所宜,應請裁奪為是。”廷美乃請扈駕同行,太宗改命沈倫為東京留守,王仁贍為大內都部署,自率廷美等北征。

十五日,太宗從東京汴梁出發,主力經鎮州、承天寨(今山西娘子關)分兵西進,直趨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聞訊,急遣使赴遼求援。遼景宗耶律賢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耶律敵烈為監軍,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兵馳援。又命左千牛衛大將軍韓悖、大同軍節度使耶律善補以本路兵南下增援。

十六日,遼東路援軍日夜兼程至石嶺關,阻於大澗,時大宋郭進部已布陣待戰。耶律敵烈不待後軍至,即領前鋒軍渡澗水,末及過半,郭進率騎兵突然殺至,斬殺耶律敵烈等五將,殲敵萬餘人。及耶律斜軫率後軍至,弓弩齊放,救耶律沙脫身,領餘眾倉皇退走。未幾,遼北路援軍亦被宋軍擊退。

宋軍打援獲勝,繼乘勢攻取外圍。至二月,相繼攻克盂縣、隆州、嵐州等地,又破北漢鷹揚軍及岢嵐軍,使太原陷於孤立。北漢主驚懼,複遣使赴遼請援,結果被宋軍俘殺,潛師出擊,亦被宋軍擊敗,遂固守孤城,不敢出戰。二十二日,宋太宗親至太原,集兵四麵圍城。二十四日淩晨,太宗親臨城西督戰,數十萬將士以弓弩輪番向城內發射矢石。三月初一,攻破城西南護圍羊馬城,北漢宣徽使範超、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等先後出降。劉繼元在外無援軍,內無兵力抵抗的困境中,終於在三月初六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