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突發奇想(下)(1 / 2)

正在張望之際,七郎同家丁們一路騎著馬找了過來,周圍的看客們紛紛躲避。

“六哥,你怎麼跑到這裏來了?害小弟我好找!”七郎嗔怪道。

“恩,你來得正好。”我點了點頭,同七郎打了個招呼,轉而對那位小姑娘說道,“小妹妹,左右你沒有去處,不如跟我回楊府去,也好打理你父親的後事。”

因為有開封府的通判首肯在前,再加上我們兄弟看起來似乎不像壞人,於是小姑娘稍微猶豫了一下就點頭同意了。我叫家丁雇了輛車,將小姑娘父親的遺體直接拉到棺材鋪,選了一口上好的棺木,盛斂以後,暫時寄存在義莊裏麵,單等挑個日子下葬。

忙完這些後,獨子裏麵已經空空如也了,於是急急地趕回家去,把銀子安頓好,然後招呼廚房上飯菜,大嚼一通。一邊吃著,一邊聊著,一頓飯下來,小姑娘的底細就了解得比較清楚了。

原來小姑娘對呂端所言並不詳盡,有些事情還是隱瞞了下來。她名叫婉兒,本姓陳,家裏還算殷實,父親是個私塾先生,自己也通文墨知書禮。幾個月前,因為家裏的房子占用了街道的土地,被官府罰沒,父女二人不得已之下才來到京師投親,才發生了後來的一切。

“民侵街衢為舍?”聽了婉兒的訴說,我思索起來,根據我的印象當中,宋以前的城市是按照坊市來規劃,就是說居民區是居民區,市集是市集,二者獨立不搭界,便於官府管理。自後周世宗以來,屢屢出現侵街為舍的事情,各地官府處理的意見也不太統一,有嚴有寬,看來婉兒一家人就是屬於遇上了政府嚴打的那一批人了,心裏不覺有些同情。

可是根據史書記載,自宋以後,坊市製度逐漸被街市製度所替代,也就是說,政府為了刺激城市經濟的發展,促進百姓提高個體經營的積極性,逐步地放開了管理,允許有限度地發展街市,大約就是在太平興國年間,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意動起來,離政策性的調整不差多久了呀,這可是一個好機會!

“房地產可是一個賺大錢的好項目!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房地產項目,更是深具發展前途!”我心中思索道。我依稀記得這裏的十字街應該是大宋比較繁華的一條街市,幾乎可以說是宋時汴梁城中的熱點,但是現在我看到的卻是兩條交叉的大路,周圍的民房也不多,因為不是富人聚居的地區,地價也不高,現在如果把它盤下來,相信用不了多少銀子,再在裏麵開發出一些有吸引力的商鋪來,很容易就可以建成一條商業街。到那時,即使自己經營不過來,光收租金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啊!

一片現代化的商業區頓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心髒又不可抑製地劇烈跳動起來,滿眼看到的似乎都是金光閃閃的東西,我忍不住嗬嗬笑了起來。

“婉兒,吃些這個——”此事一想通,我的腦子活絡起來,看小姑娘還有些拘謹,就熱情地為她夾飯夾菜,慌得她連道不敢當。

“六哥,你好偏心!”七郎見狀撇了撇嘴道。

“少說多吃!不知道食不言寢不語麼?吃完了飯還有事要做呢!”我拿筷子敲了敲七郎的腦袋,教訓道。

吃罷飯後,我將婉兒的事情向管家楊福說了一下,吩咐他妥善安排,然後帶著七郎重新出了門,直奔十字街的位置殺了過來。

“這裏都是十字街的範圍——”七郎用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大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