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貴客登門(下)(1 / 2)

對於這一點,我早就想好了說詞,“小侄初至京師之時,感慨於大宋國力的昌盛,帝都的繁華,整日遊曆不止,不肯稍歇,幾乎看遍了汴梁城中的每一處盛景,惟獨十字街此處民生凋敝,實在與我****皇都的恢弘氣象大不相符,因此小侄的心中一直耿耿於懷,恰巧近日發了一筆橫財,囊中頗豐,自思我家受皇恩深重,理應為聖上分憂,就自作主張地買西了十字街的土地,準備修繕一二,借著皇家的龍氣,發上些小財呢!此事雖然並無擾民之舉,但是牽涉甚光,小侄惟恐辦得不妥帖,引起民怨來,有負聖恩,因此就不惜多花些銀子,圖個平安,饒是如此,還是惹來些麻煩,卻是始料不及了!”

“原來如此——”齊王恍然,接著有些讚許地說道,“想不到你年紀輕輕,行事卻如此老到,若非本王親見,還真不能貿然相信呢!將門虎子,天波府的門風好啊!”

“王爺抬愛,犬子年幼不知進退,讓王爺費心了。”老夫人在一旁謙遜道。

“嗬嗬,夫人不必過謙。”呂端在一旁說道,“下官與六公子也有一麵之緣,六公子謙和禮讓,古道熱腸,實在是令人欽佩呀!”

“呂大人客氣了,可不要慣壞了小孩子。”老夫人笑著答道。

若說齊王的話有幾分水分,那麼呂端的說法要更有一些說服力,這些年來,呂端判開封府事,多有建樹,更難得的是秉公辦事,不附和權貴,在政事上多有諫言。雖然齊王廷美擔著開封府尹的名分,但是大事多從呂判官之手而出,幾年下來,政令暢通,人心思定,把一個喏大的京師重地治理的有條不紊,眾人看在眼裏,心裏自然是清楚明白。此時我得到呂端的親口稱讚,自是與別家不同,老夫人聽了,也覺得麵上有光,歡心不已。

“王爺,小侄還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我的腦子忽然一轉,想起一件事情來。

“哦?”齊王很驚異地看了我一眼,點頭說道,“賢侄有什麼話,盡管說出來無妨。”

我想了想後,斟酌著字句說道,“十字街地方,是北方進入京師的必由之路,雖然現在有些蕭條,但終是有發展潛力的。小侄打算在此地建起一座商業城來,不論是酒館茶樓,還是古玩玉器店,就算是娛樂場所也無所謂,隻要是有利可圖的行業,都要在此地建起來,少則數月,多則半年,十字街必然會成為京師中的繁華地界,到那時,小侄的投入也就有回報了,朝廷也可增加一筆數額不小的賦稅收入,何樂而不為?”

“好啊!”齊王聽了之後,神情振奮,拍案而起道,“人道是有誌不在年高,沒想到世侄居然有如此雄心,我大宋一向鼓勵商賈富民,賢侄既然有此心意,本王如何能不全力支持!”

“不過,聽六公子方才所說,此項工程所耗甚巨,怕是沒有數百萬的資金,絕對無法拿得下來,恐怕京師巨富之中能夠一力擔當的,也寥寥無幾吧?”呂端在心中籌劃了片刻,發言質問道,他久居地方,對市場行情比較了解,一下子就點中了其中的要害。

“呂大人所言,正是我要講的重點。”我將其中的奧妙向眾人娓娓道來,聽的大家紛紛拍案叫絕,驚歎不已。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齊王拍案而起,一言而決道,“此事就此議定了!賢侄需要的時候可以來找本王或是呂大人,開封府必一力援助。”

“如此甚好,小侄先行謝過王爺和諸位大人了。”我聞言大喜,躬身謝道。

“嗬嗬——”齊王非常高興,撚著胡須對王妃說道,“惠珠,你看如何?”

王妃微微一笑,對著齊王躬了躬身子道,“王爺英明。”

我聽了二人打的燈謎,不知道意何所指,看了看呂端,卻氣定神閑地端起了茶碗,細細地端詳著青花茶碗上麵描繪著的人物圖案,渾若不覺一般,再看其他幾個人,隻是在那裏點頭微笑,卻沒有人多言半句,我隻得將一肚子的狐疑繼續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