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第二更,沒啥別的話要說。
@@@
太宗從龍椅上麵站了起來,在屋子裏麵走了兩步,來到了趙普的身邊,懇切地說道,“則平啊!你我相交數十年,雖分屬君臣,實則情同兄弟,有何話不可明言呢?但說無妨!”
“陛下真的打算答應契丹人的議和要求,與他們結親嗎?”趙普有些不解地問道。
“嗬嗬!是頎兒托你問的吧?”太宗皇帝微微笑道,“朕早就知道她會求到你的門上的。”
“老臣不敢隱瞞,頎兒公主的確來找過老臣,不過臣也很想知道陛下的意思究竟如何?這件事情也是關係到我大宋國運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啊。”趙普先是承認了太宗皇帝的猜測正確,接著繼續追問道。
“朕雖然算不上英明之主,但也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女兒當作政治籌碼來使用,和親隻不過是契丹人想要尋釁的借口罷了!一旦他們得不到滿意的答複,宋遼兩國必然會重起戰端,我可不想自己的女兒去那苦寒之地受苦,更不用說,朕曾經在太祖的麵前答應過,必然要讓幽雲十六州之地重回我漢人之手!”太宗皇帝冷哼道。
“陛下英明,和親實乃不智之舉,隻會更添遼國的囂張氣焰,打擊我們大宋國的民心士氣,實在不能答應!”趙普立刻附和道,“不過若是公主問起來的話,老臣應該如何作答才好呢?”說完將一雙眼睛圍著太宗皇帝直轉。
太宗轉念一想,笑著說道,“這個好辦,你就說朕讓她好好呆在宮裏準備嫁妝吧!”
“陛下方才不是說——不打算和親?”趙普見皇帝居然當著他的麵就出爾反爾,心中很是詫異,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太宗皇帝沒有答話,隻是笑吟吟地望著這位兩朝重臣,這位大宋文臣之首,這位自他不到二十歲時就已經跟在太祖身邊出謀劃策的大宋開國重臣。
趙普望著滿臉笑意的皇帝,心下若有所悟,也哈哈笑了起來,良久之後方才說道,“陛下真是高明,老臣這就回複公主,讓她定下心來準備嫁妝,以免將來手忙腳亂,嗬嗬!”
“秦王在開封府任上做得有聲有色,朕很是欣慰呐。”過了一陣子,太宗突然有些奇怪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趙普覺得很是蹊蹺,仔細看時,卻發現太宗皇帝雖然口中稱善,但是麵上卻帶憂色,心底暗自盤算了一下,立刻恍然大悟,於是進言道,“陛下,還有一事不可不議!”
“何事?”太宗驚咦道。
“我朝隻有皇子,而沒有設立太子之位,實在於禮不合,太子乃是國之儲君,以傳寶器的人選,此位不可長久空缺啊!否則違逆天道,恐生民變。故臣代表百官,懇請陛下選一位皇子為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趙普鄭重其事地進諫道。
“則平此言差矣!”太宗不悅道,“當初太後設立金匱遺書的時候,你也是在場的!兄終弟及乃是定數,朕豈能私自修改?況且秦王廷美英明睿智,繼承大統也是禮所應當,則平你為何要提議設立太子呢?此事不提也罷了!”說完後歎了一口氣。
趙普是經曆過這場事件的老臣,太宗皇帝的心裏再想什麼,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可不認為太宗的風格會如此之高,肯將這天下人爭奪不休的皇位傳給兄弟,否則他也不用一提起這件事情來就一臉衰相了。根據他的猜測,太宗皇帝似乎更屬意於將皇位傳給自己鍾愛的三皇子,而對於實力尾大不掉的秦王廷美,則是猜忌要比信任多得多。
可是這種話是牽扯到皇家的內部的,自己一個外臣沒有辦法言明,雖然趙普明白皇帝希望立太子的心思,但是卻不能直接說出來,最後他想了又想,跪在地上對太宗諫道,“兄終弟及,隻是權宜之計,況且太祖已經自誤了,難道陛下你還要重蹈太祖當年的覆轍嗎?”說完後在地上連連叩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