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榆樹鎮,朝陽村張嬸子家裏,曹德勝和王英備了一份厚禮前來探望。
張嬸見到王英格外親切:“小英啊,咋這麼長時間才過來,聽小娟兒說你們賣雞雛賣的不錯。”
“是啊,雞雛賣的挺好的,也多虧了嬸子和小娟兒姐。”王英真誠的感謝樸實善良的一家人。
張嬸子並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
“英兒啊,嬸子也沒出啥力,是你們心靈,有頭腦才會掙到錢。”
王英笑:“嬸兒,這次來,我還要麻煩小娟兒姐。”
王英把自己建雞舍,準備養蛋雞的想法說給張嬸聽。
王嬸聽後一拍大腿:“這事啊!那你找小娟兒沒用,養蛋雞你還得找我大閨女張霞,她在蛋雞廠工作。”
張嬸想了想,“今天正好她休息,我把她叫過來,有啥不明白的你們問她。”
張嬸人爽朗性子也急,說完就要出門去找大女兒。好巧不巧,張霞也推著自行車回來了。
王英和曹德勝相視笑了,這一家子還真是她們的福星。
張家的兩個女兒都很隨和,熱情。
王英虛心求問張霞,她沒有養殖蛋雞的經驗,總要了解下這個行業的基礎知識。
瞧著王英那副虛心受教的模樣,張霞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實養雞也沒那麼難,首先要注意防病,隻要定期打疫苗,蛋雞的成活率還是很高的。你們新建的雞舍,沒有潛伏的病菌,正常來說在防病這一塊相對容易一些。
再就是產蛋時飼料的配比,這點很重要,如果飼料配比合理,雞的產蛋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張霞不緊不慢的說著。
“剛才你們說打算養五千隻蛋雞?”
王英點點頭:“初步是這樣打算的。”
張霞笑了:“五千隻蛋雞,如果按每天百分之七十的產蛋率,平均一天至少能撿三千多枚雞蛋,我沒有幹過銷售,對這方麵不了解,不知道你們能不能銷售出去?”
張嬸聽著聽著,急脾氣又上來了:“小霞,你倒是跟小英說說用什麼疫苗防病,做幾次防病。買什麼樣的飼料,怎樣配比。”
這大丫頭的性格隨她爸,慢性子。不像老丫頭小娟,說話痛快。
什麼飼料配比,百分率的,說了半天她也沒聽出個結果。
張霞無奈解釋道:“媽,我不得先說個大概,讓小英了解一下嗎?”
這老太太不明白,還跟著瞎著急。連客人都沒說什麼,倒把她急夠嗆,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要養雞呢!
張嬸也不跟大女兒囉嗦,回身找來紙和筆放在桌上:“小霞,你把小雞兒要打的疫苗,用什麼飼料都寫在本子上。”
曹德勝一看樂了,這主意好寫在本子上,一目了然。
張霞按照老媽的要求,把什麼時期打什麼疫苗,再把疫苗的名字寫上。又把飼料什麼時期用什麼配比的飼料,一筆一筆記在本上,詳細到疫苗要去哪裏買,以及飼料的供貨商電話號,都標誌的清清楚楚交給王英。
張霞性子慢,做事情卻細心周到,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