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章 豐澤辭職
春回大地,恢複高考的消息讓人們興奮的奔走相告。
陳家散落在各地的孩子們也和全國的五百七十萬人一起報名參加了高考。
考試的科目中沒有外語,這讓陳家的孩子失去了一個優勢,不過江晨晨因為報考的是外語學院,他的外語考是計分並且還有口試的。
雙雙報的幾乎都是曆史專業,樂樂報的是中文專業。兆祥一直勸他們報理科,但這些孩子隻讀到初中畢業就去上山下鄉了,誰都對數理化沒信心,他們的爺爺親自給孩子們編寫了一本《數理化自學速成》,並且親自輔導,結果誰也不願拿前途打賭。不過,因為數學也是必考科目,他們倒是願意讓爺爺教些代數、幾何的竅門。
考試結果,江晨晨成績最高,順利考上了外語學院,雙雙也進了一所重點大學,隻有樂樂勉強上了專科線。
雙胞胎的差距怎麼能這樣大呢?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搞清楚了,樂樂數學少答了一麵卷子。
得知真相後,大家更是鬱悶不已。尤其是兆祥,氣的不行,竟遷怒於豐澤,“要不是你總丟三落四,孩子怎麼會出現這種事?”
“爸!全國五百多萬人考呢!我原以為他們仨考上一個就是我們陳家的福分了。居然都上了榜,別人家都羨慕死了。”豐澤有些怪他爸爸雞蛋裏挑骨頭。
“爺爺,我明年要重新考。這個專科我不去上了。”
“樂樂,不管怎麼樣,有書念總是好事,聽爺爺的話,先去念著,以後有機會再說。”
陳樂怡孤注一擲,到底沒有去念,好在兩次高考隻相差半年,77年是在年底進行的,78年的是在7月進行的,而且外語也被列入正式考試科目,這讓樂樂又多了一分優勢。經過半年的臥薪嚐膽,在爺爺的精心輔導下,樂樂信心倍增,她不再懼怕數理化了,居然昂首闊步走進爺爺的母校——清華。
兆祥很是開心,借著送孫女上大學得以重回母校一遊。
他牽著老妻的手指點著哪裏是古月堂、哪裏是他當年的寢室,惠蓮居然一臉的興奮。
豐澤也參加了在職研究生的考試,這一次他考的是自己喜歡的中文專業,經過殘酷的筆試、麵試,終於圓夢。
讀研究生期間,陳豐澤如魚得水,過去十年的苦學一下子得到了集中釋放。不到半年,就出了兩本專著,一本曾國藩的,一本張居正的。而且還頂替他的導師在電視上開了一個國學講座的節目。當時的電視節目少,一經播出、風靡華夏,陳豐澤居然後來居上,成了陳家知名度最高的人。
看豐澤的電視講座,成了兆祥和惠蓮的最大樂趣。
可惜,好景不長,給他們帶來最大驕傲的豐澤就發生了一係列事件。
先是在出版社期間組織出版了刪節版的《金瓶梅》,發行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一再加印,在給單位帶來巨大效益的同時,也引起了強烈的社會爭議。
最終,讀研究生的豐澤掙來了一個黨內嚴重警告的處分。
陳豐澤心生不平,一氣之下,退學、辭職,南下和來深圳投資的大舅哥吳大渝做生意去了。對他的到來,吳家人如獲至寶,陳家人如墜深淵。
連過年都下鄉慰問的豐涵也特地從天京趕了回來,苦勸哥哥不要意氣用事。
兆祥更是連打帶罵,軟硬兼施,苦苦相勸。
“兒子,你再有十幾年就該退休了,沒有退休金,將來喝西北風去嗎?”
“爸,我能寫文章、能給人看病,就算沒了正式工作我也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