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
江陵,一個物產豐富,經濟繁榮之地,地處交通要道,曆來為兵家的所必爭。這也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哇’的一聲啼哭,劃破寂靜的黑夜。
“老爺,生了生了,是個小少爺”管家高興的叫著,被稱為老爺的人也顧不得管家話中的語病,因為他太興奮了。
“我當父親了,我有兒子了,啊哈哈”抑製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大聲的叫著。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前梁朝代鎮揚州(治今南京)征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陳霸先的侄兒——陳頊。剛從梁元帝宮裏奏事回來,就聽到這樣一個好消息,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高興。國內政局不穩,叛亂頻出,當時的西魏又在旁虎視眈眈,每天的日子都是戰戰兢兢的,這樣的日子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即使是皇上,每天也在宮裏也是唉聲歎氣的。
今天卻是值得喜慶的日子,因為自己要為人父了,陳家有後了。他兩步並做一步,向內宅走去。
“恭喜老爺!”裏麵的丫鬟都笑著說到,陳頊微笑著走到自己夫人身邊,夫人柳氏正抱著剛出生的兒子,朝陳頊叫了聲“老爺!”陳頊點了一下頭,忍不住往夫人懷中的嬰兒看去,隻見小家夥眉宇間似乎透著熠熠生輝的睿智,明眸中閃著燦燦發光的才思。陳頊似乎看到了這個孩子引領著陳家走向輝煌。他也許不會想到他們陳家的輝煌恰恰在這個孩子的手上終結,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這一夜陳府注定不平靜,喜得貴子,衝淡了這麼久以來的陰霾。
這是梁承聖二年(公元553年),江陵似乎因為這個新生命的到來顯得有些生氣,少了些許十一月江陵雨季所帶來的陰沉。
得子的喜悅,讓陳頊絲毫沒有感到極大的危機正在靠近。喜得貴子的陳頊當然要請親戚熱鬧一番,請來了自己的堂哥——陳霸先的兒子陳昌,一直以來陳頊與陳昌作為宮中執事,勤勤懇懇,勤於政事,深得元帝喜愛。陳昌也為自己的兄弟高興,陳家很久沒有這樣的喜事了,但因戰事頻繁,上到元帝,下到百姓都提倡節儉,即使是這樣,陳家還是稍稍慶祝了一下,擺了幾桌酒宴,就家裏人熱鬧熱鬧。就在這時,突然聽見府外一個尖銳的聲音“聖旨到,陳頊接旨。”一家人趕忙從府裏出來跪下接旨。“發生了什麼事”陳頊忐忑不安。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陳頊與柳氏自成婚以來,相濡以沫,舉案齊眉,今得占弄璋之喜,想天上石麟,他日定屬棟梁之器,曷勝額頌,茲賜汗白玉一對以賀麟喜及頌儷安,並昭示天下,欽此!”
“謝主龍恩!”陳昌和陳頊一家叩首謝恩,恭敬接下聖旨,打賞完宣旨太監,一家人又開始熱鬧起來。
“看來聖上對我們陳家恩寵無比啊!”陳頊在酒席上說到,“什麼恩寵,不過是因為我父親手握重兵,皇帝得依靠我父親罷了!”陳昌接著說到,聽到這話,陳頊的眉頭皺了起來,往旁邊看了看,才說道“這話可不能亂說啊,要是傳出去,這可是要滅族的啊!”
“怕什麼,蕭繹不過是個傀儡罷了,這個天也許馬上就要變了。”陳昌剛說完,直白的話讓陳頊覺得事情很不簡單,從陳昌的話中好象聽出了什麼不對,“難道是叔叔要篡位了?不可能吧!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陳家的機會也許馬上就要來了。”他不敢再想下去。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陳頊變的越發小心起來,麵對著皇上梁元帝越發恭敬起來,現在的他確實感到,雖然梁元帝表麵是很寵信陳家人,但陳頊可以感受得到元帝正在力圖消除陳家對朝政的影響,從他的人事安排可以看出,提拔年輕身家清白的來協助元帝處理政事,剝奪他們陳氏的一些權力,開始在江陵軍隊裏安插親信,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陳頊感到憂心。
其實大將軍陳霸先當時之所以投靠蕭繹,不過是為了讓北伐合法化,消除割據,掌握屬於自己的部隊,而對於蕭繹,陳霸先可以說是沒有什麼效忠之心,留下陳昌和陳頊他們在江陵,除了是為了保護他們,不讓他們上戰場,另外一方麵就是相同過他們來控製朝政,還有就是為了給蕭繹一個信號——我把子侄都放在這裏你可以安心了吧!隨著陳霸先的權力越來越大,特別是手上掌握了一支屬於他的軍隊,他的野心也迅速膨脹,不甘於做梁朝的馬前足,他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在那個亂世,隻要掌握了軍隊,你就是一方諸侯。
對於朝政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陳霸先也在培養接班人,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陳昌和陳頊監視梁元帝,有什麼風吹草動能及時通知他。
皇宮,“怎麼辦啊,有心改變這種囚徒生活,奈何做不到啊,切不說西魏在旁,步步進逼,就是在朝堂上自己的權勢也是大打折扣啊,陳氏兄弟把持朝政,國庫空虛,士卒散漫,真真是內憂外患啊!”這位梁朝的皇帝自顧自的歎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