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江湖上各方勢力相互湧現,欲爭奪天下主權,致使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戰火持續近百年,卻仍無定主。佛家無念大師不忍眾生多苦難,便命自己的親傳弟子慧明入俗拯救蒼生。
僅僅兩年,江湖上各方勢力便被壓製,至此,新王朝建立,慧明稱帝,取姓蕭,建國號泰安,寓意“國泰民安”。
慧明死後,後人追加其封號為明德帝,此後300年,泰安國風調雨順,百姓安穩。
————————————
泰安302年——明仁帝在位十五年。
金色大殿上,頭戴冕旒的男人負手而立,而他身後台階下的兩側,則恭敬的站著四列大臣。
此時他們一個個都低著頭,好像在躲避什麼。
“啪——”
一道折子被明仁帝用力的甩下了台階,那清脆的聲音,像極了打在眾人臉上的巴掌。而下麵的大臣們偷偷互相望著,皆不知所措,隻是把頭壓的更低了。
此時帶著惱怒且威嚴的聲音從上麵傳下來。
“這已經是本月第幾起命案了!?一個個除了會上奏說要盡快捉拿真凶外,還會什麼!?”
下麵無人應話,因為這是本月的第五起命案了,死的既有官員也有百姓。對此百姓們已經非常惶恐,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五起案件的時間前後加起來已經持續25天了,死亡時間、身份、手法各明明各不相同,可每次案發現場都會留有一枚圓形鈴鐺,說明這幾起案件是同一人所為,或許,也可以說是同一組織。這也令大理寺一時間毫無頭緒。
“大理寺少卿!”
“臣在!”
當今大理寺少卿——甄應清,已三十又七了,眼看便要步入不惑之年,膝下有兩子一女。大兒子甄瀝,年十九,目前為大理寺司直,負責協助大理寺少卿辦案,並負責指出案件審理的可疑之處將來是要子承父業的。二女兒甄洛,年十七,琴棋書畫樣樣不精,但女紅卻在整個都城出了名,不過隻有甄瀝知道,他女兒最擅長的不是女紅,而是...。小兒子甄浴,年十四,正是叛逆的年紀,從小被家裏寵壞了,花錢不知道數,在百姓眼裏,便是所謂的紈絝子弟。
被皇帝點了名,這位少卿大人便知道今日是躲不過了,向中間邁了兩步,將手中的玉牌向前推了出去,低頭作揖。
可這揖做完了,皇帝又沒繼續問話,這位少卿大人便隻能尷尬的舉著玉牌。
而皇帝此時用手指一下一下敲打著桌案,那聲音不大,卻傳遍了整個大殿。直到敲到第十下,皇帝終於再次開了口。
“這五起案件可有什麼共同的聯係?”
“回皇上,這五起案件看似各不相同,毫無聯係,可每次案發現場都係有金鈴,想必是有人故意為之。”
少卿大人說完,殿上的一些大臣也跟著點頭,表示認同。
可皇帝對此相當不滿。
“有什麼好點頭的?這句話從第二起案件發生時就一直在說。這都已經是第五起案件了,如果還是隻有這一個發現,那孤覺得,這個案件有你沒你,都沒什麼區別!”
明仁帝大袖一揮,一個轉身坐回到龍椅上,怒目看著甄應清。
甄大人不得不又將頭往下低了低,臉上有著些許猶豫。
“有屁快放!”
明仁帝早看穿了他的表情。
“皇上,臣,確實有其他的話要說,隻是...”
看著甄應清吞吞吐吐的樣子,明仁帝氣的真想親自下去揍他兩拳。
“說!孤赦你無罪!”
“撲通——”
甄應清突然跪了下去,下的右側的幾個文官一個激靈。
“皇上!微臣懷疑,此次幾宗案件,是神音閣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