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實踐與應用
第一節
論國民黨的成敗
清政府的滅亡和國民黨的失敗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哪是真正的朋友,哪是真正的敵人!他們把敵人當成朋友,對侵略者大大的優惠;把朋友當成敵人,對全國人民大肆剝削壓迫和殺戮。要是把全國人民做為朋友,給與仁愛,不至於出現農民起義和工人暴動;把外國列強做為真正的敵人,給與狠狠的打擊,不至於各國列強瓜分中國。
武昌起義
“聯合指揮部原議定在中秋節起義,後因準備不足,推遲了起義日期。但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內共進會機關裏配製炸藥不慎爆炸,起義機密泄露,革命黨人彭楚藩、劉複基、楊洪勝等三十三人被捕,孫武受傷住院,蔣翊武逃離武漢。當晚,湖廣總督瑞澄
提審被捕的革命黨人,彭楚藩、劉複基、楊洪勝堅貞不屈,怒斥清政府倒行逆施,禍國殃民。10日瑞澄下令殺害彭、劉、楊,並按所獲名冊,四處逮捕革命黨人,形式極端危急。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四十多名士兵,打死鎮壓革命士兵的反動排長、連長、營長,迅速攻占楚望台軍械庫,打響武昌起義的槍聲。
起義槍聲一響,武昌城內新軍步、泡、輜重各營士兵3000餘人紛紛響應,占領楚望台、蛇山等地。隨後,起義軍兵分三路猛攻總督衙門。瑞澄倉惶逃跑。經一夜戰鬥,起義軍在11日淩晨攻占總督衙門,正午控製武昌全城,當日下午湖北軍政府成立。次兩日起義軍先後攻占漢陽、漢口,武昌起義取得初步勝利。”(摘自《中國革命史》)這次武昌起義的勝利稱為辛亥革命。
讀者看了這次起義的過程,有沒有想過這麼一次非常簡單而又沒有任何準備的一場起義,卻成了中華民國勝利的開模?而同盟會會員劉道一等發動的萍、瀏、醴大起義以及孫中山、黃興等人領導的鎮南關起義和廣州黃花崗起義等等,都是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為什麼以失敗而告終?這是什麼原因?
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沒有利用《野心學》中的“鼓叫法”!鼓叫法是勝利的法寶!而武昌起義卻是典型的自然形成的“鼓叫法”,真是無心栽柳,柳成陰。四省人民一場震動全國的保路運動為武昌起義打下了堅固基礎。
四省人民為了收回粵漢、川漢鐵路修築權,他們散發傳單、開會、演說、成立保路團體,各界群眾集會、學堂罷課、商人罷市,與路共存亡,使廣大人民與清政府之間的矛盾急劇惡化,使許多愛國官員以及上層人物從清政府中分離出來,加入保路運動行列,成為革命的一部分,使廣大人民看到了清政府的末日。所以武昌起義勝利後,各省紛紛響應,遍及全國十幾個省,這就是“鼓叫法”的魅力!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
辛亥革命勝利後,革命形勢迅速發展,野心勃勃的袁世凱用“足疾未愈”謀取了清政府統領大權,又用宣統退位和“臨時約法”又竊取了中華民國大權。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為什麼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被袁世凱竊去?
原因就是違背了《野心學》的理論,孫中山心腸太善,對敵不黑不狠,就像項羽對劉邦一樣,有一副婦人之仁心腸,仁善成了革命的絆腳石。
在當時袁世凱以“足疾未愈”之由,就是與清政府爭奪霸權,之後,又要與孫中山爭奪中華民國政府大權。袁世凱與孫中山本是對抗的敵人,而宣統退位,是袁世凱與孫中山聯合的結果,是互相利用,迫使宣統退位。
這個時候,孫中山真正的敵人變成了袁世凱,應該以“黑”字當頭,攻打自己的敵人袁世凱,逼迫袁世凱投降,讓出統治大權。而孫中山對敵人沒有實行“黑”字,他仁善,不願看到中國人再流血,把自己的權力拱手讓給了敵人——袁世凱。
而結果如何?沒有避免戰爭,二次革命又重新開始了血與火的戰鬥。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不應該說是被袁世凱盜取了,而是孫中山把勝利果實拱手獻給了袁世凱!
北伐戰爭為什麼要國共合作?蔣介石為什麼屠殺共產黨?
看了《野心學》一定道:這是野心家的正確指導思想。在那時,共產黨一誕生就與國民黨有著水火不容的矛盾,是對抗的敵人,是我的敵人。孫中山為了消滅勢力強大的北洋軍閥,不得不聯合共產黨(擁護我的,與我有共同目標的人,或想一切辦法能夠團結、能夠利用的人,都是我們的朋友,其目的就是想一切辦法擴大自己的勢力,縮小敵人的力量。),來消滅共同的敵人——北洋軍閥,這樣才導致北伐軍的勝利,消滅北洋軍閥的統治,是國共合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