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養老金改革(1 / 3)

隨著社會體製改革,農民工的湧入,奮戰第一線的工人,由於年老體弱都紛紛下崗。這時的下崗工人很多人患有職業病,不能再幹體力勞動了。人過四十眼睛就會自然變花,人過四十五就很難再找份工作。奮戰一線的工人,不過五十就會逐漸的被企業淘汰。他們隻好拖著沉重的身體回家,找工作沒有人用,要用也不過每月幾百元的工資。有的為了生存,加入在垃圾行列。特別那些熟練技術工含著眼淚拖著沉重的身體為別人打淩雜,換取每月幾百元的血汗錢。他們自己的生活還沒有著落,還要背負著沉重的養老金。

人在中年為了住房,為了孩子上學,都把自己的青春貢獻上。到了老年,被企業淘汰掉。他們回家幹什麼?他們受到精神和生活的雙重的折磨,人不到六十就臥床在家,或撒手而去,很多人活不過七十。又有多少人領不到養老金便撒手人寰?

過去的企業,奮戰一線的工人,不過五十就脫離了第一線,幹些輕鬆的工作,沒有工作的就實行內部退休,來維護老工人的生活利益。就像現在的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他們很多人四、五十歲就內退了。而現在的企業都是私人企業,或是股份企業,沒有內退一說,行則上崗,不行就下崗,不是慈善機構。所以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的被企業淘汰掉。他們不但失去生活來源,更交不起養老金。所以養老金必須改革,勢在必行!

養老金是來養老的,不是叫他高消費,隻要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的行了,每月提供幾百元的養老金就足已。現在國家發放的養老金是一個誤區,工人的退休金比一線工人的工資還高,特別是公務員,他們退休金達到幾千元。試想人在中年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住房,還沒有掙得這麼高的工資,人到老年要這麼高的工資有什麼用?有病,有醫療保險。難道國家發放這麼高的養老金供給老年人高消費?雇傭人、旅遊、下酒吧?要是老年人真的生活不能自理了,要雇傭人應該是子女的事。國家政策要提高工人的工資,一是來促進他們勞動的積極性;二來讓他們多餘的工資來贍養老人。我呼籲工資分配政策要改革,實行多勞多得,增加工人的工資,減少退休養老金的發放。

我們中國逐步進入老年人化,這是不能否定的事實,退休人員不斷增加,要是以這樣的模式發放養老金,中國財政一定就會吃不消了。有人建議推遲退休的年齡,來減少財政支出,這是完全胡說八道!要是推遲到70,就有三分之一的人享受不到養老待遇,對這些人極大的不公!90年以前,不到50歲就退休了,而現在要是再延長,是對這些人極大的不公!過去的他們50就拿到高額的養老金回家休養,現在讓他們還拚死在第一線,或為衣食掙紮在死亡線上。所以延長工人退休年齡完全是胡說八道!

我建議,為了平安度過中國老年化,就要縮短第一線工人退休年齡,減少養老金發放,讓每個人都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照現在國家財政支出,中國退休人員再增加一倍,退休工資要減少一半,國家的財政支出不但不會多一分錢,還會節省很多的資金。

我們把工資的分配看做大自然中的一棵樹,我們就是樹上的每片葉子,看看大樹對養料是怎樣分配的?老葉不會製造多餘的養分了,大樹隻供給它們生存的養料,而那些年輕的樹葉會製造大量過剩的養分,來供給老葉和幼葉生長,大樹會把大多的養料供給年輕的樹葉。這樣才能保證一棵大樹的正常生長。國家也是這樣的。

人的壽命不一樣,職業不一樣,對退休年齡不要一刀切,機關幹部或腦力勞動者,五、六十正是他們發展好時間,有能力的他們到七十退休不為晚。要是體力勞動者,人到六十能幹什麼?所以根據人的健康程度,勞動程度,人到五十就能申請退休,供給他們生活養老金。國家政策要鼓勵老年人工作,根據自己的健康程度決定自己的退休年齡。所以退休工資要少發放,在職工資要多發放,形成一個較大的差距。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提高工人在職的工資,也就是提高工人的工資,減少退休金。在職的工資要比退休工資高一倍、兩倍、三倍或者更多倍。總而言之退休金的多少隻要保證他們基本生活需要就可以了。過多就是腫瘤,就是肥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