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碎嘴大娘賴招娣(1 / 2)

楊國順兩口子和楊老太太一聽,瞬間又精神了。

其實他們也知道,能遇到這麼好的事兒已經很走運了,哪兒能一直有這麼好的事兒呢。隻是心裏難免有點悵然罷了,不過他們還是很感激唐樂樂願意帶他們捉魚賣,讓他們家掙了這麼多錢。

之後大家就都同意唐樂樂搬回家了,不過要把東西置辦好才搬,於是大家決定第二天去城裏逛集市和供銷社。

這裏的集市是逢五逢十都有,逢五是小集,逢十是大集。

這個時代沒有往後十年抓的嚴,是允許集市存在的,但對賣的東西有限製,大多數吃的和好一些的工業品都不準買賣。隻有比如針頭線腦,編的筐,編的帽子,還有鞋墊,橡皮筋,紐扣,鐵皮調羹,梳子等小東西會賣,有時可以賣一點自家種的菜。

這個時代有這麼一個說法:國家的商業有集體和個體兩種,國營的百貨公司和集體的供銷社是走集體道路。小商販走的是個體道路,不屬於走社會主義道路,他們是對城市國營和集體商業的補充和發展,國家對他們的政策是利用、限製、改造。

因此,在這種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小商販一般撥不到國家緊俏貨物,他們隻能去一些鄉鎮市場進一些“土”貨。所以小商販的生意並不會很好,因為物品種類不多。

而黑市賣的就是國家不允許私自買賣的東西了,是挖社會主義的牆角,被抓到是要被批鬥的。

唐樂樂攏共在老楊家待了快五天吧,這幾天也沒集市,所以見不到幾個村民,明天是大集,一些在家裏憋久了的人再咋樣也會去湊湊熱鬧的 ,就算不買也不怕,熱鬧還是要湊的。到時候村兒裏肯定就熱鬧起來了。

第二天老楊家一大家子都起了個大早,穿好厚衣服,背好背簍,準備去趕集,

結果一走上路,發現前麵已經走著許多人了,要不就背著背簍,要不就帶著孩子,都是去買東西和湊熱鬧的。

唐樂樂來到這裏5天多了,第一次見到這麼多村民,平常大家都在貓冬呢,極少有人出門,隻能看到許多房屋的煙囪升起的嫋嫋炊煙,聽到一些細小的說話聲,才讓人感覺村裏有人氣。

許多村民看到唐樂樂穿著件比較新的軍大衣,跟著老楊家人一起去趕集,十分好奇,這大丫怎麼突然穿的這麼好,還跟老楊家人一起去集市了?

最近幾天,唐樂樂臉上的肉養回來了一些,看起來不像以前那麼寒磣了,許多村民不禁好奇大丫到底發生了什麼。

於是就有人忍不住問了出來,“梅花呀,這老唐家的大丫咋跟你們走在一起呢,看著穿的還不賴,難不成你們收養她了?”

楊梅花一看,原來是小屯子村兒裏有名的碎嘴大娘賴招娣。

她其實不想理這人,但這人是出了名的難纏,你不回她,她就會一直問,可煩死個人。

於是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這大丫命苦,我老楊家人看著她可憐,想幫一把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