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終於來到校內競賽那天,唐樂樂與其他人一樣走進教室等待老師發放試卷考試。考前大家交頭接耳,十分興奮,熱情討論著這樣新奇的競賽,來考試的人不算少,但真正優秀的寥寥無幾,畢竟對於一個鄉村學校來說,教育水平肯定達不到縣市那麼高。能來這麼多人也是因為校長想從矮子裏麵挑高個兒,況且她這一教室都是小學生,嘰嘰喳喳講八卦講的可歡了,基本沒有一點心思在學習上。隔壁教室才是中學生,素質確實是比小學生高不少,大妮就在隔壁教室呢。
李才亮用手上的大木棍敲了敲破舊的講台,示意學生們安靜,接下就來開始給大家發試卷。
這個年代的試卷不像現代試卷那麼工整,是老師把考試內容用鋼針一針一針刻在蠟紙上,再用油墨機印出來的。蠟紙分兩層,上層是蠟,下層是紙,鋼針刻的時候要把蠟刻破,但是不能把蠟紙下層的紙戳破,等到刻好試卷內容之後。再在蠟紙下麵墊上試卷白紙,放在油墨機上用沾滿油墨的滾筒用力一滾,油墨浸不透上層的蠟,卻能浸濕下層的紙,少量油墨通過下層紙浸到試卷的白紙上,考試內容就成功印上去了。
唐樂樂看著略顯粗糙的試卷內容,腦子卻異常靈光,下筆如有神,唰唰就開始用鉛筆答起題來。畢竟她也是好好複習過課本上內容的,再加上有現代上學的好基礎,自然答得又快又好。
別的一部分同學也開始拿用得隻剩手指那麼長的鉛筆寫字。鉛筆挺貴的,要兩毛錢一支,許多家庭都買不起。所以用筆自然省了又省,削鉛筆的時候能不把筆芯削掉就不削,削出來的鉛筆筆芯往往是又短又粗的,是為了最大限度使用裏頭的芯,不造成浪費。
隻有小部分家庭條件還可以的會偶爾給孩子買筆和本,有些孩子甚至沒有本子,隻有一張紙,反複小心擦了又擦來使用。當然,這部分孩子肯定是買不起教材的,所以教材也是跟別的有書的同學一起看,甚至連上學的學費都可能是家長東拚西湊湊出來的。不過農村家庭能把小孩送到學校來已經是一大突破了,老師們也都理解這樣普遍的情況,在他們眼裏很正常。
唐樂樂不一會兒就把題答完交卷了,交卷時還引起了一陣轟動,‘誰呀,答題咋答這麼快?’有些認識唐樂樂的,看到她交卷那麼快,心想她肯定是不會做,交白卷上去,不然咋能做那麼快。
李才亮看到唐樂樂答題速度之快,是有一點訝異的,不過也沒說啥。他仔細看了看唐樂樂的答題情況,直接拿浸好紅墨水的鋼筆在上麵批改,不一會兒就把分數批改出來了……
竟然是滿分!!
幾乎是立刻,李才亮看唐樂樂的眼神就不一樣了,像是挖到了啥寶貝。
教室的同學們看李老師的態度,覺得很奇怪,咋看著不像生氣呢,交白卷不該被罵嘛,咋瞅著好像還挺高興嘞,真是不懂。
李才亮覺得唐樂樂真是個可造之材,這樣的人才,隻參加小學組的比賽,是不是有點浪費呀?